截至2025年4月末,依托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推進的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各地已經累計走訪超過7000萬戶小微經營主體,其中近900萬戶納入“推薦清單”,銀行對“推薦清單”經營主體新增授信超18萬億元,新發放貸款近14萬億元,平均貸款利率3.65%,其中近1/3是信用貸款。
支持小微和民營企業發展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具體體現。2024年10月, 金融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推進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指導各地發揮基層協同治理效能,高效摸排對接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暢通信貸資金直達小微企業的渠道,推動解決小微企業實際困難,向民營、科技、外貿、養老等傾斜對接幫扶資源,充分激發經營主體發展動能。
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
從鄉鎮企業改制到外向型經濟突圍,制造業始終是“蘇南模式”發展的重要引擎。每一家生產外貿工業品生產商,都連接著中國制造的脈搏與全球市場的潮汐。今年春節剛過,蘇州某閥門生產企業出口訂單激增,急需周轉資金,以確保及時生產發貨,規避未來風險。但企業負責人感覺申請銀行貸款流程復雜、審批時間長,遲遲沒有辦理。工商銀行蘇州吳中支行客戶經理在“千企萬戶大走訪”時了解到企業需求,為其精準匹配區域特色融資場景“外貿快貸”,貸款申請、授信審批、簽約、放款等流程線上操作,提升了客戶服務體驗。
“放款速度快,流程也簡單,給工行產品點贊!”一筆200萬元的貸款到賬,讓企業負責人心頭一暖。這筆資金及時到位,有效保障原材料采購和生產線順暢運轉,為加速訂單交付增添動能。
在廣東省中山市,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智能顯示設備的中小外貿制造業企業,其自主研發的高端顯示產品暢銷全球,2024年出口額超1億美元。近期,全球貿易形勢復雜多變,匯率波動加劇。由于該企業的貨款回款多以美元結算,企業實際收入受到影響。光大銀行廣州分行主動融入當地融資協調機制,組建專業服務團隊,通過深入了解上述科技企業的匯率避險需求,創新設計“風險逆轉期權遠期購匯結構”服務方案,幫助企業構筑起了抵御匯率波動的風險防控體系,又通過授信額度替代現金保證金,有效降低了企業財務成本。企業負責人表示:“這筆期權讓我們公司海外訂單交付更有底氣,既規避了匯率波動風險,又減少了投入生產活動的資金占用,有效減輕了我們的資金運營壓力”。
當前,類似的案例每天都在各地上演。強走訪、送服務、鏈市場……針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面臨的發展問題,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優化服務機制推動產品創新,持續用金融“活水”,尋市場環境“新變”,解企業“近渴”,助企業在激烈的環境下站穩腳跟。
更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近日,為進一步改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狀況,金融監管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若干措施》,著重發揮監管、貨幣、財稅、產業等各項政策合力,從增加融資供給、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提高支持精準性、落實監管政策、強化風險管理、完善政策保障、做好組織實施等8個方面,提出23項工作措施。
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要求銀行機構加大首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法人類和民營類貸款投放,優化小微企業貸款結構。落實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政策,擴大續貸政策惠及面。合理確定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降低貸款附加費用,推動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強化支農支小再貸款、擔保增信、風險分類、核銷處置、信用信息共享等配套政策支持保障。
在政策引導下,針對企業面臨的突出痛點、難點,多地多部門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近日,洛陽金融監管分局指導轄內銀行機構積極響應政策號召,通過降低貸款利率、減少手續費等方式,為企業送上“真金白銀”的實惠;根據企業信用評級和經營狀況,實施差異化利率優惠,促使優質企業貸款利率大幅降低;同時,削減貸款評估費、賬戶管理費等多項費用,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岳西金融監管支局聚焦轄內外貿企業發展現狀和融資難題,主動出擊,協調縣財政局和縣商務局落實好出口補貼政策,指導企業配合縣稅務局落實好出口退稅政策,減輕外貿企業資金壓力。提請縣政府加快落實專項債,補充岳西農商銀行資本金,進一步提升本土銀行對外貿企業放貸能力和支持力度……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協調工作機制是對小微企業融資面臨的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為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小微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有助于更好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對支持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促進就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等都有積極意義。對于小微企業而言,新措施能夠緩解資金壓力,增強了其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帶來了新的機遇。通過深入對接小微企業,銀行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其融資需求,優化信貸結構,降低風險,同時拓展新的業務增長點。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