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偉 制圖
上市公司年報發布后,一批*ST公司經營業績、內部控制、公司治理等情況得到明顯改善,紛紛消除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情形,陸續“脫星摘帽”回歸經營發展正軌。
據統計,5月以來,滬深兩市已有1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的相關公告,經交易所審核后,大部分公司均已“脫星摘帽”以新面貌面向投資者,個別公司則因多重風險“纏身”,在消除部分風險情形后,仍以“戴帽”狀態,留在ST板塊。
經營業績改善 多家公司“脫星摘帽”
一份業績向好的年度成績單,在傳遞上市公司經營新氣象的同時,也有助于公司消除各項財務風險等情形,促使公司脫離*ST板塊。
因此前觸及財務類退市風險指標,科新發展(原“*ST科新”)、傲農生物(原“*ST傲農”)、金時科技(原“*ST金時”)等公司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披星戴帽”。過去一年,上述公司分別采取引入重整投資人、大力拓展業務等“自救”措施,自身經營業績得以好轉,近日紛紛“脫星摘帽”煥然一新。
5月27日晚,*ST東園公告稱,公司股票將于5月28日開市起停牌1天,5月29日復牌并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東方園林”,股票交易價格日漲跌幅限制變更為10%。
據悉,*ST東園因2023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2021年至2023年連續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且2023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2024年年報發布后,公司上述風險情況均已消除,故深交所同意公司撤銷兩大風險事項。
*ST科新于5月17日公告,北京德皓國際對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及內部控制進行審計并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經審計,公司202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75億元,利潤總額4448.39萬元,歸母凈利潤3997.70萬元,扣非凈利潤810.13萬元,2024年年末凈資產為4.88億元。公司股票觸及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已消除。5月20日,公司證券簡稱由“*ST科新”恢復為“科新發展”。
科新發展表示,2024年,公司加大力度拓展建筑工程業務,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得到擴大和提升。未來,公司將繼續實行“兩手抓”的發展戰略,繼續保持現有業務優勢,同時探索和嘗試新的業務領域,以應對市場變化和挑戰,徹底實現業務轉型。
與科新發展同日“摘帽”的還有傲農生物。去年4月,傲農生物因觸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的情形,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
傲農生物表示,2024年,公司順利完成破產重整工作,有效化解了債務風險,引入重整投資人注入增量資金,并通過執行重整計劃實現了對大部分低效閑置資產的剝離。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7.63億元,凈利潤5.79億元。今年5月20日,公司證券簡稱由“*ST傲農”恢復為“傲農生物”。
多措并舉整改 內部控制持續優化
據了解,除改善經營業績外,另有不少ST公司在過去一年積極整改內部控制缺陷,隨著風險事項的消除,天目藥業、九芝堂等公司已順利“摘帽”。
天目藥業(原“ST目藥”)公告顯示,因2021年度存在關聯方資金占用、對子公司管理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公司被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2022年、2023年年審會計師出具了帶強調事項段無保留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自2024年6月14日起,公司股票繼續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2024年度,天目藥業內部控制缺陷整改已完成,內控有效運行,尤尼泰振青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已對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了審計,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結合公司經營情況改善等其他條件,公司已于5月20日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由“ST目藥”變更為“天目藥業”。
同樣,因控股股東占用資金等違規行為,九芝堂(原“ST九芝”)曾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隨著對內部控制缺陷完成整改,公司達標“摘帽”條件,今年5月7日重新回歸“九芝堂”。九芝堂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進一步強化風險合規意識,加強內控管理,落實各項整改措施,重點開展內控質量專項提升工作,保證公司的內部控制有效運行。
此外,還有公司在“戴帽”6年多后,終于消除相關風險事項,摘掉ST的“帽子”。
具體來看,因公司原控股股東升達集團占用公司資金及公司未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為升達集團對外借款提供擔保事項,升達林業股票自2018年10月9日開市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今年4月,公司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經交易所審核,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東、關聯人或者第一大股東占用資金的情形、公司“違反規定程序對外提供擔保且情形嚴重”的情形已消除。5月20日開市起,公司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并恢復交易,證券簡稱由“ST升達”變更為“升達林業”。
多重風險壓身 難以徹底“摘帽”
在上述公司“脫星摘帽”的同時,還有部分公司因身陷多重風險事項,盡管已改善經營、提振業績、優化內控,但仍難以一次性消除多重風險,個別公司在“脫星”后,仍處于ST“戴帽”狀態。
5月27日,ST銀江(原“*ST銀江”)開市起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部分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銀江”變更為“ST銀江”。
據公告,ST銀江因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被中喜會計師事務所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和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股票觸及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已消除。此外,公司控股股東已全部償還了所占用的資金并支付了全部利息,前期資金占用影響已消除。因此,公司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部分其他風險警示。
但因財務報告虛假記載,公司仍觸及另一項其他風險警示,將維持“戴帽”狀態。ST銀江表示,公司已對行政處罰所涉事項對相應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追溯重述,但由于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未滿十二個月,因此公司暫不滿足可以撤銷其他風險警示情況。
ST西發也因多重風險壓身,而無法徹底“摘帽”。因原控股股東西藏天易隆興投資有限公司對公司存在資金占用、此前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1年度內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以及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年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等多重風險事項,ST西發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目前,公司通過整改內部控制缺陷,以及實現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低者為正值,已申請撤銷部分其他風險警示并獲同意。但ST西發原控股股東違規資金占用及獲《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等風險仍未消除,因此仍將繼續“戴帽”。
ST名家匯(原“*ST名家”)也是“脫星”而未能“摘帽”的案例。公司因2023年度觸及組合類財務退市指標而變身“*ST名家”。2024年度,公司經審計的扣除后的營業收入高于1億元,且期末凈資產為正值,符合申請撤銷對股票交易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條件,公司順利“脫星”。
對于無法“摘帽”的原因,ST名家匯表示,因公司2024年度審計報告中帶有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事項涉及的影響尚未消除,且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故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表出具了帶有持續經營重大不確定性段落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公司股票交易在2024年年報披露后將被繼續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