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低利率倒逼理財覺醒:高收益產品成“限量版潮品”

2025-05-28 16:26:02

20250528103758235-79-4f342.jpg

近期,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短期高收益產品,部分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甚至沖上6%,吸引了大批投資者“蹲點搶額度”。

有媒體報道,有投資者每天早上8點55分準時打開銀行APP,等待9點釋放的理財產品額度。然而,由于額度有限,他常常在點擊購買后瞬間看到“已售罄”的提示。而這種“蹲點搶額度”的現象并非個例,許多投資者都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的搶購經驗和失敗經歷。

據專業人士分析,存款利率的下調是引發這一變化的關鍵因素。5月下旬,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率先集體下調利率,一年期定存首次跌破1%,降至0.95%,活期利率僅0.05%。隨后,中信、興業、浦發等十余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跟進,大額存單的利率也大幅下調,甚至部分銀行下架了2年期以上產品。這種利率調整使得定存的吸引力大幅下降,儲戶們開始積極尋找新的投資渠道。

“短期高收益”產品成銀行理財子公司攬客利器。例如,平安理財推出的一款最低持有14天的理財產品,近3個月年化收益率達6.12%,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6.02%。招銀理財5月初也推廣多款R1、R2風險級別的理財產品,部分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可達3.4%。這類產品的收益率遠高于同期存款利率,吸引了大量資金從存款“搬家”到理財市場。

長期限產品方面,據財聯社報道,如一年期、兩年期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上限則多在3%左右。與此同時,多家理財公司在持續創新產品模式,加大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2025年5月5日至11日一周,全市場共新發行506款理財產品,環比增加104款。其中,封閉式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2.58%,環比上漲0.02個百分點;開放式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2.22%,環比上漲0.11個百分點。這些數據表明,理財市場正在迅速擴容,投資者對高收益產品的熱情高漲。

理財新生態崛起 社交平臺成投資策略新戰場

隨著傳統儲蓄模式的終結,社交平臺成為投資者交流和分享理財策略的新戰場,新一代“理財獵手”正在逐漸成長起來。

據第一財經報道,深圳的阿亮總結出了一套“吃魚身”策略,即只取理財產品最肥美的那段收益。他通過分析凈值曲線,篩選成立不足3個月的首發熱銷產品,并在收益率回落至市場均值時立即轉戰新品。這種精細化操作在理財圈迅速傳播,投資者們通過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經驗。

“資深”理財投資者湯菲(化名)則更像一位精明的“產品獵手”。她通過精心設計的理財追蹤表,記錄數十款產品的動態數據,并在社交平臺上分享這些收益數據。她的理財原則是“讓每一分錢都保持最佳狀態”,并通過定期觀察和調整,確保自己的投資收益最大化。這種精細化的理財方式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選擇。

除了社交平臺,理財市場的多元化也在不斷推進。據金融界報道,隨著存款利率跌破1%,不少年輕人開始流行起攢“新三金”,即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黃金基金。螞蟻財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底,有937萬90后、00后同時配置了余額寶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黃金基金。這種多元化的理財方式不僅降低了風險,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理財市場的擴容也在繼續。據證券日報報道,截至5月20日,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總計達到31.28萬億元。專家預計,隨著存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調,銀行理財規模有望繼續增長。銀行理財子公司也在積極推動新產品發行,通過優化產品結構、降低費率等方式吸引更多投資者。

然而,業內專家也提醒,高收益產品難以持續。隨著存款利率走低,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在承壓,未來理財產品業績基準或將下調。投資者需要更加謹慎地選擇理財產品,充分了解產品特性,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財務狀況做出明智選擇。

來源: 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樊銳祥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