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華安競爭優勢混合基金啟動發行,這是業內首批分檔計提管理費基金。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為均衡成長實力派欒超,深度研究覆蓋機械、TMT、醫藥等成長型行業,搭建起“擇時、擇勢、擇股”三位一體的投資框架。在欒超看來,投資的本質是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據悉,華安競爭優勢混合基金分檔計提管理費率,細化至“單客戶、單份額”,實現“千人千面”差異化。具體來看,如若持有期限不足一年(即365天),按1.20%年費率收取管理費;持有期限達到一年及以上,則根據持有期間的年化收益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若持有期間相對業績比較基準的年化超額收益率(扣除超額管理費后)超過6%且持有收益率(扣除超額管理費后)為正,按1.50%年費率確認管理費;第二,若持有期間的年化超額收益率在-3%及以下,按0.60%年費率確認管理費;第三,除此之外的其他情形,按1.20%年費率確認管理費。
華安基金表示,基金管理費與業績比較基準高度相關的設計模式,使得基金管理人在設置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時更為審慎,也使得基金經理在管理基金時,更加重視業績比較基準的約束作用。
據了解,華安競爭優勢混合基金錨定中證800指數,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800指數收益率×65%+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15%+中債綜合全價指數收益率×20%。
中證800指數是平衡型寬基指數的代表。適合長期投資者作為核心資產配置,指數兼顧穩定性與成長性,在不同市場周期中,風格輪動適應力強。同時行業分布廣,行業權重相對均衡,成分股數量多,個股風險分散效果較好。
中證800指數也十分貼合華安競爭優勢混合擬任基金經理欒超的能力圈。公開資料顯示,欒超具有12年證券從業經驗,超8年證券投資經驗,以基本面為錨,賺盈利成長的錢,構建起宏觀大類資產擇時、行業景氣度比較、微觀公司成長性發掘——“擇時、擇勢、擇股”三位一體的投資框架。同時,欒超始終將風控放在投資的第一位。他將單個行業的持倉控制在30%以內,這不僅保持了充足的流動性,也給組合留出調整的空間,能隨時根據市場風險,動態調整倉位、平衡風險收益。
展望后市,欒超認為,隨著全球AI競爭格局重塑,中國資產關注度大幅提升,權益資產迎來價值重估時刻,“經濟尋底成功+內需提振+科技擴散”的市場主線有望持續演繹。在結構性機會充沛的大環境下,看好成長+紅利配置方向。一方面,尋找新需求方向,包括AI引領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周期,安全發展模式下的自主可控,消費升級下的需求重塑等;另一方面,優選弱周期紅利和供給側出清后分紅能力提升的新紅利資產。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