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帶一路”綠色品牌出海計劃(阿拉伯地區)項目推介活動在北京順利舉辦。
中華環保聯合會于2024年7月5日正式啟動了“一帶一路”綠色品牌出海計劃,“一帶一路”綠色品牌出海計劃項目推介活動是“一帶一路”綠色品牌出海計劃的關鍵一環。
本次活動主題為“共建‘一帶一路’綠色品牌出?!⒗貐^合作新機遇”,旨在整合國際國內政府、企業及科技資源,凝聚綠色發展共識,展示中國綠色品牌創新成果,分享成功案例,為與會各方搭建溝通橋梁,提供權威及時有效的國際環境合作信息,推動綠色技術、產品和服務走向國際市場,助力阿拉伯地區國家實現綠色轉型。
中華環保聯合會主席王秀峰指出,自“一帶一路”綠色品牌出海計劃啟動以來,通過公開征集,已篩選出一系列卓越的技術、產品與方案。目前,已成功推動北京中科清風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空分工程有限公司海外合作項目、秦云基礎與巴西在能源加算力的項目合作意向、山東巨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基里巴斯的絞吸式挖泥船采購合作意向。這些成功案例不僅展示了中國環保技術的實力,也證明了“一帶一路”綠色品牌出海計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阿拉伯地區作為中國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一帶一路”綠色出海計劃的推廣將進一步促進中阿環保領域產業間的深度合作,推動綠色技術共享。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負責人陳剛表示,盡管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但綠色發展依然是大勢所趨,是國際社會破解困局的核心共識。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多邊合作平臺,共同推進“雙碳”目標,攜手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色、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并期待以2026年在中國舉辦的第二屆中阿峰會為契機,同阿拉伯地區的朋友一道,弘揚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拓展務實合作,攜手打造中阿綠色合作新標桿,開啟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新篇章。
活動中,阿拉伯國家聯盟成員國家駐華代表、國際組織負責人、國際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及企業領袖共計百余人圍繞綠色轉型、生態治理、技術創新與投資合作等關鍵議題,分享各自的實踐經驗與前瞻思考。
阿拉伯國家聯盟駐華大使艾哈邁德·法赫米表示,阿拉伯國家在清潔能源轉型、防治荒漠化、水資源短缺等環境優先事項方面與中國綠色發展議程高度契合,阿中合作論壇與“一帶一路”倡議所積累的合作經驗與資源,為雙方在綠色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提供了堅實基礎。同時,他指出,中國與阿拉伯國家在綠色經濟領域具有極強的互補性,合作潛力巨大。尤其在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氫能制備、儲運和運用,可持續農業與沙漠開墾,智慧城市與綠色交通建設等方面,雙方可開辟新的合作空間,并希望通過設立一些綠色項目聯合投資基金,為優質綠色項目提供資金保障。
伊拉克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侯賽因·拉瑪閣、阿爾及利亞駐華大使館公使阿邁德·納庫夫、索馬里駐華大使館副大使兼第一參贊科達、斯里蘭卡國家創新局首席創新官、中科院學者阿追特埃及駐華大使館二等秘書侯斯尼等均表達了希望與中國在清潔能源、污染治理、垃圾焚燒等領域加強合作。
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聯合國環境署原駐華代表涂瑞和結合綠色發展趨勢與中阿合作前景,分享了中國環保技術“走出去”的實踐與思考。他認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為中阿合作帶來了新機遇。例如,“沙特2030愿景”計劃、“阿聯酋2050能源戰略目標”等規劃與中國在新能源環保裝備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形成了互補。雙方通過共享綠色技術和經驗,可攜手共進助力中阿雙方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涂瑞和也對中國企業出海阿拉伯市場提出幾點建議。一是企業需要深入了解阿拉伯地區的環保政策和市場需求,進行市場調查和風險評估,避免盲目決策;二是要針對阿拉伯地區的氣候特點和環境需求,研發適應性強的技術和產品,同時要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確保技術優勢;三是深化本地合作,構建共贏的生態;四是注重文化差異,提升溝通效率;五是完善售后服務,確保產品在阿拉伯市場長期穩定運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六是加強與當地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培養培訓本土化人才,提高項目可持續性。
本次活動由中華環保聯合會攜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以及阿拉伯國家聯盟駐華代表處共同主辦。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