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帶動作用。2024年6月,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支持下,重慶成為中西部首個獲批開展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的城市。以此為契機,國家外匯管理局重慶市分局(以下簡稱“重慶市分局”)進一步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
試點政策優化集成,按下便利改革“快捷鍵”
此輪重慶新獲批的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是前期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改革的政策再優化再升級,包括三項集成優化的便利化政策和兩項新增最高水平開放政策。
一是進一步便利經常項目外匯資金收付。二是支持銀行優化新型國際貿易結算。三是擴大貿易收支軋差凈額結算范圍。四是貨物貿易超期限等特殊退匯業務免于登記。五是優化服務貿易項下代墊或分攤業務管理。
五項政策集成疊加后,重慶在經常項目下的便利化水平已達全國前列,為渝企依托“一帶一路”出海提供更全面、更有力、更有效的外匯服務。
破除新型貿易“痛點”,開辟跨境結算“新場景”
跨境電商、保稅維修、新型離岸貿易等新型國際貿易是跨境貿易轉型升級的新動能。試點政策鼓勵銀行完善盡職調查,為合規優質企業量身定制結算優化方案,不斷提高企業資金收付效率。
重慶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依托“亞馬遜”平臺將日用小商品銷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2024年9月,重慶市分局指導廣發銀行重慶分行成功對接該企業外匯結算需求,推動企業使用“廣商匯”跨境電商結算渠道,將亞馬遜平臺銷售資金直接提現回流至企業境內外匯賬戶,全流程網銀操作、匯率透明,切實幫助跨境電商企業實現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跨境電商結算。
軋差凈額不斷擴圍,開通資金結算“快車道”
軋差凈額結算相較于傳統全收全支模式,有效滿足了市場主體個性化的結算需求,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金運作效率。試點政策擴展了軋差凈額結算新場景,進一步擴大政策紅利覆蓋面。
重慶某電腦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筆記本電腦鍵盤生產,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有頻繁貿易往來,每月貨物貿易外匯收支業務約30筆、金額超2000萬美元,其中近30%都是與同一境外公司結算。2024年11月,重慶市分局指導轄區銀行成功為該企業辦理了首筆貿易收支軋差凈額結算,軋差凈額2.03萬美元。
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往我們每月需要與同一境外公司進行多次匯入和匯出,還需支付結匯、購匯手續費。現在采用軋差凈額結算模式,我們只需要做好賬務記錄,月末進行一次性清算,僅收取凈額資金即可。這次操作減少了近50%的資金占用,外匯業務真是越來越便利了。”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跑出外匯服務“加速度”
重慶市分局聚焦當前經濟形勢,強化重點領域支撐,多措并舉推進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不斷擴容。
一是強化試點政策宣傳,及時組織召開政策培訓會,詳細解讀試點政策相關制度文件,提升政策傳導質效。二是建立白名單精準對接機制,定期點對點向便利化銀行推薦優質企業名單,有針對性引導銀行加強對“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先進制造企業、核心供應鏈企業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外匯便利化服務的供給。三是“全轄一盤棋”統籌推進,積極調動轄內二級分局、重點銀行力量,充分發揮全轄“外匯局+銀行”合力,將試點政策推廣至重慶市全轄。
目前,重慶市分局全轄16家銀行完成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備案,占具備試點資格銀行總數的70%;300多家企業成功獲得了試點業務資格。截止2024年末,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疊加前期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改革,便利貿易結算金額超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3.4倍,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外貿進出口占比達四成,推動政策紅利轉化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實際成效。
展望未來,重慶市分局將持續落實便利化政策常態化宣傳機制,督促銀行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切實便利經常項目外匯資金結算,推動試點政策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度融合,為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貢獻更多的金融外匯力量。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