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辦健身卡時被告知“不予接待”,租房時屢遭拒絕,想旅游被旅行團拒接或要求必須有家屬陪同……65歲以上老年人常常在各種消費場景中遭到拒絕。一些商家不愿意服務6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是因為對可能面臨的風險顧慮頗多,擔心老人出現突發狀況,讓自己擔責。年齡門檻不該成為銀發消費的絆腳石。
簡單粗暴地設置年齡門檻,看似規避了風險,實則放棄了一個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億,占全國人口的15.6%。隨著社會發展,新的老年群體消費觀念不斷更新,消費意愿和能力逐步增強,消費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和個性化特征。老年群體的消費領域不僅涵蓋傳統的衣食住行,還延伸至健康管理、文化娛樂、旅游休閑等多個方面。
破解這一困境,需要從多個維度發力。商家應轉變經營理念,認清老齡化社會消費趨勢的變化,及時轉型。面對巨大的銀發市場,不能因噎廢食,而應積極探索既能滿足老年消費者需求,又能合理規避風險的經營模式。例如健身機構可以為老年人定制專屬的健身課程,并配備專業人員指導;旅行社可以為老年游客提供更貼心的健康保障服務,合理收取費用等。政府部門應發揮引導作用。如去年民政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消費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的若干措施》,聚焦促進養老服務供需適配、拓展養老服務消費新場景新業態等方面提出一攬子政策措施。各地應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工作措施,推動政策落地。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應拆除消費場景中的年齡門檻,暢通消費渠道,優化消費場景,讓銀齡群體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動力,推動銀發經濟蓬勃發展。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