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美股收盤后,穆迪評級公司宣布將美國的信用評級從最高級別的Aaa下調至Aa1。由于此前惠譽和標準普爾已分別于2023年和2011年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美國在三大主要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中的主權信用評級均失去了Aaa的最高等級。市場認為,此次穆迪降級的時機格外敏感。當天早些時候,美國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內部因強硬派共和黨人的阻撓,導致總統特朗普的大規模稅改方案未能獲得通過。
穆迪當日發布公告說,評級下調反映出過去十多年來美國政府債務和利息支付比例升至顯著高于擁有類似評級國家的水平。穆迪認為,持續的大規模財政赤字將進一步推高政府債務和利息支出負擔。與美國以往以及其他高評級主權國家相比,美國財政狀況很可能惡化。
數據顯示,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目前已超過36萬億美元,僅今年6月就有6.5萬億美元的國債到期。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的2025財年上半年,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已超過1.3萬億美元,為半年度歷史第二高。
穆迪預計,2035年聯邦赤字將達到GDP的近9%,高于2024年的6.4%,主要原因是債務利息和福利支出增加,同時收入相對較低。到2035年,預計聯邦債務負擔將上升至GDP的134%左右,2024年這一比例為98%。
至此,全球三大評級機構對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級保持一致,均給予美國第二高評級。2023年8月1日,惠譽將美國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AAA下調至AA+。惠譽當時發表聲明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主要由于美國政府債務負擔居高不下且不斷加重,未來3年財政狀況預計將持續惡化。過去20年中,美國反復出現債務上限政治僵局,常常拖到最后一刻才有解決方案,削弱了人們對美國財政管理能力的信心。
2011年8月5日,標準普爾公司宣布,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評級前景展望為“負面”。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標普當時表示,作出降級決定,一方面是因為美國政治決策過程的不確定性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國會和政府達成的財政緊縮協議不足以穩定政府的中期債務狀況。
受此影響,當日美國國債收益率短線拉升。Wind數據顯示,16日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由約4.438%短線拉升至約4.482%;截至收盤報4.477%,日內上升約4.35個基點。美國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由約4.904%短線拉升至4.94%上方;截至收盤報4.937%,日內上漲4.69個基點。
就在穆迪宣布降級前幾小時,由于在醫療補助、清潔能源稅收減免和預算赤字方面的分歧難以彌合,國會共和黨的預算和稅收提案未能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獲得通過。共和黨原計劃在5月26日前將提案送至眾議院全體表決,并于7月4日前送交特朗普簽署。
根據眾議院共和黨的預算框架,議員們承諾削減1.5萬億美元的開支并采取其他削減赤字的政策,并力爭在十年內將減稅額控制在4萬億美元以下。
當前政治博弈使危機解決方案更加渺茫。共和黨力推的減稅法案因黨內強硬派反對支出削減而受阻,民主黨則指責共和黨“魯莽減稅”,白宮發言人將債務問題歸咎于拜登時期刺激計劃,兩黨互諉凸顯政策癱瘓。財長斯科特·貝森特坦言,美國處于“不可持續軌道”,警告債務危機可能引發“經濟突然停滯”。
不過,穆迪認為,目前正在審議的財政提案無法在長期內帶來支出和赤字的大幅削減。該機構預計,如果不對稅收和支出進行調整,美國在預算上靈活性有限。據測算,包括利息支出在內的強制性支出占總支出比重,將從2024年的約73%上升到2035年的約78%。在基準情景預測下,若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得以延長,這將在未來十年增加約4萬億美元的聯邦財政基本赤字(不包括利息支出)。
另一方面,國會議員對于穆迪降級事件迅速做出表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弗倫奇·希爾(French Hill)表示,此次降級“強烈提醒我們,我們國家的財政狀況并不正常”。他表示,眾議院共和黨人“致力于采取措施恢復財政穩定,解決債務的結構性驅動因素,并營造有利于增長的經濟環境”。
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主席、民主黨眾議員布倫丹·博伊爾(Brendan Boyle)表示:“此次降級是一個直接的警告:我們的財政前景正在惡化,而眾議院共和黨人決心讓情況雪上加霜。問題在于共和黨人是否準備好意識到他們正在造成的損害。”
歷史數據顯示,標普與惠譽此前降級均引發美股大跌,此次沖擊或隨著債務擔憂發酵持續顯現。對沖基金Tolou Capital首席執行官斯賓塞·哈基米安指出,降級將推高美國長期融資成本,而基礎設施資本顧問公司CEO杰伊·哈特菲爾德強調,當前市場本就受貿易關稅和經濟放緩預期困擾,評級下調可能放大波動。
華爾街分析師指出,這其實給了美股一個回調的理由。Steward Partners財富管理執行董事Eric Beiley表示:“這是一個警告信號。美國股市在受到歡迎的反彈后即將觸及天花板。穆迪的信用評級下調可能會在過去一個月股市大幅上漲后促使資金管理者獲利了結。”
Tigress Financial Partners首席投資官Ivan Feinseth則強調了潛在的全球影響:“美國國債被視為世界上最安全的投資。當美國的信用評級被下調時,震蕩可能對其他國家的主權債務產生更負面的影響。尚待觀察這將如何影響未來幾周的股票市場,但在股市最近強勁上漲后可能會出現謹慎情緒。”
另一方面,穆迪雖下調評級,仍將展望定為“穩定”,理由包括美元霸權地位、經濟韌性及美聯儲貨幣政策有效性。報告承認美國人均生產率領先、創新能力支撐長期增長,且美元儲備貨幣地位保障低成本融資能力。
但這一結論遭遇質疑,SMBC日興證券經濟學家約瑟夫·拉沃格納指出,美國債務占比在發達國家中“并非異常”,經濟增長亦優于同類經濟體,降級邏輯存在矛盾;波士頓學院教授布萊恩·白求恩則警告,若兩黨無法達成可信預算協議,市場信心將持續流失。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