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攜控股的華能國際、華能水電、內蒙華電等三家滬市上市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召開集體業績說明會。
中國華能董事長溫樞剛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集團公司及旗下電力上市公司將全力打造新能源、水電、核電“三大支撐”,優化煤電發展。面向“十五五”乃至更長遠的發展,中國華能已經形成了“儲備一批、開發一批、建成投產一批”的良性滾動發展格局,將在保障能源電力安全、構建新型能源電力系統、加強科技創新突破等方面著重發力,依托豐富應用場景高效率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提高分紅比例和頻次
“上市公司是中國華能極為重要的發展平臺,三家上市公司都在能源電力行業深耕多年,在資本市場有著豐厚的積累。”溫樞剛表示,集團一直以來大力支持控股上市公司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注重持續提高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東回報、密切關注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并且持續優化控股上市公司資本布局。
據了解,三家上市公司上市以來累計分紅1041億元,平均分紅比例超56%,而累計融資約450億元,分紅規模大幅超越融資規模。其中,華能國際A股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金額近700億元,華能水電累計現金分紅金額達224億元,內蒙華電累計現金分紅金額達116億元。
華能國際副總經理黃朝全介紹,公司充分調研多家優秀企業后,于今年初制定了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內容涵蓋了市值管理基本原則、工作機構與職責分工、股價監測預警機制及應急措施等,為公司高質量開展市值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依循和機制保障。公司的市值管理制度已經董事會審議通過并正式頒布實施。
提及下一步如何支持控股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時,溫樞剛表示,集團公司將把握資本市場發展規律,關注能源電力行業周期變化和競爭態勢,圍繞服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新質生產力培育等重大問題深入研究論證,進一步明確各上市公司專注領域并優化產業布局,提升運營質量,增強價值創造能力;同時,持續推動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常態化回報機制,促進各上市公司提高分紅比例和頻次,吸引戰略資本、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成為上市公司股東,不斷增強投資者的獲得感。
以并購重組增強核心競爭力
“中國華能作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始終關注上市公司的發展需求,支持上市公司做強做優。”談到中國華能優質資產對接資本市場的安排時,中國華能總會計師王益華表示,集團公司將繼續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增強上市公司創效實力。在相關計劃成形后,將嚴格按照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規則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王益華介紹,中國華能推動的資產整合,均以能否增強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為核心標準:“2023年華能水電收購華能四川水電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提高了1.3個百分點;目前正在推進的內蒙華電收購正藍旗和北方多倫兩個大型風電項目,相信收購完成后可以顯著提升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
對于目前正在運作中的并購交易,內蒙華電董事長高原介紹,正藍旗風電和北方多倫風電的盈利能力較強,通過本次收購,公司新增新能源裝機160萬千瓦,大幅提高公司新能源收入和凈利潤水平。交易完成后,公司新能源裝機占比將得到顯著提升。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華能先后合計向華能國際注入3266萬千瓦火電資產,向華能水電注入376萬千瓦水電資產等,同時促使推動控股子公司北方公司按照承諾向內蒙華電注入435萬千瓦火電和新能源資產。未來,集團公司將全力支持三家上市公司挖掘投資機會,在清潔能源領域各施所長。
新能源開發建設動能充沛
“可以說,站在長周期的角度,電力行業依然是一片藍海。”溫樞剛表示,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能源需求仍將保持剛性增長,特別是在終端能源消費環節,電氣化水平穩步提升,電力需求旺盛。
今年前4個月,中國華能堅持抓早、抓緊、抓實,利潤總額再創歷史同期新高。綠色低碳發展實現有力突破,新能源裝機突破1億千瓦;水電裝機接近3000萬千瓦;累計投產、在建、核準的核電項目規模達到740萬千瓦;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與“十三五”末相比,提高了16.8個百分點,實現高質量開門紅。“目前新能源的開發建設速度足以支持上市公司的長期快速發展。”王益華介紹。
高原介紹,公司力爭在2025年末,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火電裝機規模的50%,未來新能源裝機規模超越火電裝機規模;同時進一步夯實1500萬噸優質煤炭產能,堅定“煤電一體化”發展思路,鞏固“火電+煤炭+新能源”的產業格局。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