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劇透”全年發展動向

2025-05-14 12:12:22

上傳成功后渲染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5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7日,除公告延遲披露公司外,滬、深、北三家證券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報告。2024年全市場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1.98萬億元,近六成公司實現營收正增長。其中,創業板、科創板公司總體營收增速領先,滬深主板公司凈利潤指標保持韌性。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舉行業績說明會,分析行業變化、解讀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劇透”全年發展動向。不少上市公司表示,2025年將堅持全球化布局、數智化轉型、多元化發展,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成為上市公司在闡述未來發展機遇時頻頻提到的熱詞。

解析行業前景

在近期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光伏、白酒等多個行業上市公司從行業情況出發,分析了公司面對的機遇挑戰和應對方式。

5月13日,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五家光伏企業共同召開光伏行業專場業績說明會。多位企業高管表達了對于光伏行業未來發展的積極態度。

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表示,公司對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保持樂觀,預計將實現10%以上的同比增長,主要增量來自中東非、亞太等新興市場。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全球能源轉型需求依然旺盛,盡管目前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盈利能力承壓,但已經觸及價格底部區間,終端需求持續釋放。2025年全球的市場需求預計會保持一定增幅,新興市場增速料較快。

面對當前白酒行業的調整,貴州茅臺高管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近兩年白酒行業經歷了從上升到調整、無序向有序換擋的過程,市場份額、產業資源向頭部企業、核心產區集聚的效應逐步顯現,“理性消費”漸成趨勢。行業需要積極順應時代特點,做好產品功能價值、體驗價值、情緒價值。當前貴州茅臺已進入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換擋期,公司綜合考慮行業形勢、自身產能、市場環境和長期戰略布局,制定了2025年度9%的收入增長目標。

五糧液高管也在業績說明會上提到,今年國家把大力提振消費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白酒產業結構性優化和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2025年,五糧液錨定“營銷執行提升年”定位,堅持以變應變、變中求進,持續鞏固和強化穩健發展態勢。

新技術拉動業績增長

當前,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正重塑產業生態,多家企業都在業績說明會中提到新技術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影響。

上交所針對科創板專設了“科創熱點行業周”,針對半導體設備、人工智能及軟件、低空經濟、機器人、創新藥、新能源等市場關注度較高的細分行業舉辦集體業績說明會。

在科創板機器人專場集體業績說明會上,步科股份董事長、總經理唐咚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技術正處在從實驗室邁向現實應用、逐漸實現批量化生產的關鍵期。公司重點關注運動控制和動力解決方案技術的提升,同時著眼未來探索智能動力解決方案的發展,助力人形機器人技術不斷邁向新的高度。

埃夫特董事長、總經理游瑋表示,2025年預計3C電子、汽車電子、鋰電池、半導體等行業將出現新的增長機會。為支持市場開拓,公司將推出重載機器人、重載SCARA平臺產品等,進一步完善公司機器人產品組合。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云計算行業業績增長態勢明顯,上市企業營收同比增幅達16.19%;芯片設計、集成電路產業重回景氣周期,兩大產業上市企業的營收、凈利潤增長均超19%。

算力產業的高景氣度直接拉動了光模塊、半導體等企業的業績。

光模塊頭部企業中際旭創高管在業績說明會上提到,光模塊行業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增長的背景下,保持了較好的收入與業績增長。公司1.6T光模塊產品出貨量預計自2025年二季度起逐漸增長。未來光連接應用將不僅局限于數據中心內部的網絡互聯,也會隨著技術進步和帶寬需求提升而進入到汽車自動駕駛或其他AI應用方向。

華西證券研報表示,算力需求因算力芯片技術迭代實現跳躍式增長,短期供應緊缺;中長期看,AI應用仍處于極早期,包括具身智能在內的眾多AI+應用場景潛力巨大,未來增長空間廣闊。作為算力集群拓展的基礎組件,光模塊等行業仍具備高增長能力。

堅持多元化業務布局

面對一些短期波動,機械設備、消費電子等行業上市企業也在業績說明會中展現了對于業務全球化、多元化布局的規劃。

近日,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將堅定實施全球化、數智化、低碳化戰略,持續推進全球組織變革,加強海外營銷渠道建設、完善海外服務配件體系、加快海外產品研發,建立可持續的全球經營能力。2024年,三一重工實現國際主營業務收入485.13億元,同比增長12.15%。預計2025年,海外的基建市場將維持高景氣度。

華勤技術在業績說明會上提到,公司堅持全球化的多元產品布局,海外業務占比在50%左右。為應對全球市場貿易風險,公司客戶覆蓋全球頭部品牌,廣泛分布在智能終端、AIoT、數據業務、汽車電子等領域,集中度相對分散;同時,公司積極推進全球化制造布局,形成了國內核心基地和海外基地的雙供應體系。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劉明月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