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一季度小有收獲的公募基金開始為下半年行情做準備。在此背景下,機構對紅利資產的關注度顯著提升。在機構人士看來,低估值、基本面穩健的紅利資產依然是組合的壓艙石,但在哪些紅利資產更具配置價值方面,則存在一定的分歧。
今年以來,公募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業績有所修復。Choice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今年以來全市場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回報皆為正,分別為2.13%和2.28%,近一年的回報為6.95%,近三年的回報為-3.8%。有37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今年來凈值增長超過30%,主要是把握住了機器人、創新藥和北交所等市場熱點。
凈值快速修復之后,公募開始尋找下半年的價值洼地,紅利資產首先受到關注。
鑫元基金認為,從數據來看,調整后,中證紅利的股債性價比已經達到近十年的99%分位數,也就是說,紅利類資產(如中證紅利指數)的性價比處于過去十年最劃算的1%區間內。從流動性來看,長線資金加倉的預期也比較強。不僅如此,歷史上紅利類資產在二季度呈現出比較顯著的日歷效應。
興證全球基金經理童蘭認為,不管是紅利資產還是成長類資產,本質上都是資產。“作為投資人,我關注的是它的核心本質,也就是其在全生命周期當中創造現金流,折算到當前價值的合理水平。”童蘭說。
具體到紅利資產的細分配置方向,睿郡資產執行董事杜昌勇認為,共識過于一致的資產市場表現已經很充分,更應關注部分共識度較低、基本面又比較好的資產?!坝行┬袠I,比如說運營商行業是非常穩定的小幅成長行業,過去市場表現很充分,市場的共識也很一致。這兩年我們關注到的另一些公用事業行業,比如電力行業,目前市場上分歧還是挺大的。未來這個板塊的穩定性會顯示出來,可以慢慢地看到業績的穩定性和成長性,又有很高的分紅比例承諾。從這個角度來看,兼具分紅和成長的屬性。”
Choice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7日,今年以來發行人20多只紅利基金,產品類型包括紅利低波、港股通紅利、紅利價值、紅利質量等。
廣發證券認為,部分低波兼顧高股息的行業個股表現穩健,如銀行、港口、水電、公路、物流、家紡、公路鐵路、水務等行業盈利穩定,且股息率具有相對優勢,分紅持續性可期。
國泰海通證券認為,從短期來看,港股中紅利高股息標的估值優勢凸顯,且市場環境也有利于其表現。從中期來看,政策面強化分紅監管,疊加低利率環境下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港股紅利股仍具備配置價值。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