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挑起的“關稅鬧劇”,誤傷了大批美國中小外貿企業,大幅提高了美國普通民眾的生活成本,線下沃爾瑪等大型商超的商品漲完后,亞馬遜等美國電商平臺集體漲價。此外,包括Temu、希音等多個跨境電商平臺均已發布公告稱,由于“近期全球貿易規則及關稅變動”導致運營成本上升,從4月25日開始實施價格調整。
“一夜之間購物車里的東西都變貴了。”近期社交媒體上有大量美國網友感嘆。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商家運營成本上升。美國媒體25日報道稱,美國亞馬遜等電商平臺上不少商家已經開始提高商品的售價。
自4月9日以來,美國亞馬遜網站上近1000種商品的價格出現明顯上漲,涵蓋服裝、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和玩具等多個類別,平均漲價幅度接近30%。例如,一款充電寶的價格,已經從110美元漲至135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相當于從約802元漲到約984元,漲幅超過20%。
報道稱,這些亞馬遜商家的漲價幅度,還沒有體現出終止小額包裹豁免政策的沖擊。同時由于電商平臺的流量政策,這些商家更傾向于“小步快跑”式的漲價。
根據SmartScout數據,自4月9日以來,亞馬遜近1000種商品的價格出現明顯上漲,平均漲幅接近30%。
除了亞馬遜,包括Temu、希音等多個跨境電商平臺均已發布公告稱,由于“近期全球貿易規則及關稅變動”導致運營成本上升,從4月25日開始實施價格調整。在Shein平臺上,一套24日標價為4.39美元的泳裝,25日已經漲價至8.39美元,提價幅度達到91%。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98%的服裝類商品依賴進口,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分析,受關稅政策影響,未來一年美國服裝價格可能上漲65%,鞋類價格上漲可達87%。而這其中,許多美國消費者青睞的幾美元一件的T恤等廉價基礎款服裝受沖擊最為嚴重。
報道稱,基礎款服裝如T恤、內衣、襪子等必需品需求穩定,銷售商補貨頻率高,需要更頻繁地進口,關稅成本將更快地轉嫁給消費者。廉價基礎款服裝利潤空間本就很低,在關稅政策沖擊下價格漲幅將更大,而對這類商品需求量最大的正是美國的低收入家庭。
中國服務創新研究院院長鄭吉昌教授指出,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借助該政策快速擴張,2023年免稅包裹數量達13、6億件,較2015年增長600%,引發美國政府對稅收漏洞和貿易失衡的關注。
美國東部時間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對來自中國的低價值進口產品的免稅待遇,即所謂800美元以下“小包免稅”政策,這是在今年2月份短暫取消后的又一次執行。根據美國最新關稅政策,5月2日起,中國出口到美國貨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包裹,需要繳納相當于貨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關稅;6月1日起,將進一步上調至每件200美元。
消費端之外,許多依靠中國工廠供貨的國外品牌,都正被迫進行“大規模調整”。Zulay Kitchen是一個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家居品牌,其創始人亞倫·科多韋斯(Aaron Cordovez)已經在亞馬遜上經營店鋪10年之久。但如今,CNBC說,科多韋斯陷入了困境,因為他的大部分產品都是在中國制造的。
“目前,我們絕大多數產品都來自中國,我們預計大約需要6個月時間,才能從其他國家獲得穩定供應,”科多韋斯說,“在此期間,我們需要避免庫存耗盡,同時研究新的供貨渠道。”報道說,此前,科多韋斯已被迫裁員19%,并將在線廣告支出削減了85%。
正如眾多經濟學家所警告的那樣,關稅實際上是由進口商向美國政府支付,而這筆額外成本最終通常會被轉嫁給消費者,體現在終端就是商品漲價。《日經亞洲》說,多名中國電商企業高管表示,長期內美方挑起的貿易沖突會產生什么影響,關鍵取決于美國進口商能否找到其他供應來源。沃爾瑪等大型零售商由于供應鏈多元化、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更強,被認為適應力更好;而那些高度依賴中國供貨的小企業則處境艱難,未來將面臨激烈的替代品競爭。
科多韋斯稱,他的公司正在“盡快”將生產轉移到印度、墨西哥和其他市場,但他坦言,這一過程可能至少需要一兩年才能完成。顯然,對于很多規模較小的商家而言,這個時間是“不能承受之久”。
“如果不大幅降低關稅,許多這類小型企業可能會倒閉,因為它們沒有太多回旋余地來消化額外成本。”美國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的零售和電商首席分析師斯凱·卡納維斯(Sky Canaves)說。
當前,美國民眾對特朗普提振美國經濟的信心似乎正在動搖。根據一項民意調查,許多美國民眾擔心該國正在陷入衰退,并認為美國廣泛且隨意執行的關稅政策將導致物價上漲。
美聯社與美國全國民意研究中心的聯合民調結果顯示,在關于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是否會導致美國物價上漲的問題上,有47%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物價會出現“大幅上漲”,還有30%的民眾認為物價會“有所上漲”。在全部受訪民眾中,近九成對未來幾個月的美國食品雜貨價格上漲表示擔憂。
大約一半的美國成年人(52%)反對對從其他國家帶入美國的所有商品征收關稅。這比1月份略有上升,當時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46%的人反對關稅。推動這一小轉變的主要是30歲以下的成年人,他們以前對關稅沒有意見。
本月早些時候,亞馬遜公司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Andy Jassy)透露,已初步觀察到部分買家出現囤貨行為。盡管他當時謹慎表示,這不代表買家行為“發生任何有意義的變化”,但他同時警告,美國對華征收高額關稅或導致第三方賣家將成本“完全”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還有報道顯示,圍繞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物價上漲、供應鏈混亂,美國三大主要零售商——沃爾瑪、塔吉特和家得寶的首席執行官日前已直接向特朗普提出了擔憂。美國Axios新聞網23日報道,一名了解會談情況的特朗普政府官員說:“這些大型零售商的首席執行官們直截了當地告訴他(特朗普),現在(商品)價格還沒漲,但很快就會漲,而且不止是食物。(特朗普)他被告知,貨架會變得空空如也。”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