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大商所分板塊組織召開農產品交割業務工作會議,會議以“強監管,防風險,共促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為主題,300余家農產品品種交割庫、質檢機構的業務負責人通過視頻方式參加。
據了解,2024年大商所結合現貨行業發展變化和市場意見建議,與交割庫等各類參與主體共同努力,“一品一策”做好已上市品種合約規則優化,保障了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安全高效運行。2024年大商所農產品期貨、期權合計日均成交量550萬手,日均持倉量932萬手,分別占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57.10%和64.88%,年度交割量和交割金額分別為43.2萬手和15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和25%,市場深度不斷拓展,對風險管理的承載能力不斷增強。
在糧食板塊,大商所適應現貨市場容重提高現狀和國標調整,提高了玉米期貨交割質量標準中的容重指標;將玉米淀粉期貨包裝規格要求調整為可由廠庫和提貨方協商確認,協商不成按規定的大包裝發貨;對黃大豆1號期貨蛋白質折算系數及蛋白質含量等交割質量標準進行調整,并引入集團交割庫制度。在油脂板塊,大商所在豆粕、豆油期貨上實施集團交割庫制度及自報升貼水業務,擴大交割覆蓋范圍,豐富交割地點選擇。在畜牧板塊,生豬期貨引入整車過磅稱重方式,優化雞蛋期貨車板交割新鮮度指標檢驗相關規則,有效提升了交割效率。
會上,大商所相關人士詳細介紹了農產品品種運行、交割和協議交收業務、數字倉單系統二期功能等相關情況,與會人員圍繞交割庫管理和建設經驗、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助力糧食安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就農產品品種創新與優化、交割庫管理、數字化建設、市場培育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大商所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會議總結中表示,作為實物交割的樞紐載體,交割庫的平穩安全是交割流程順暢運行和期現回歸的重要保障。多年來,大商所整合交割庫等各方資源,立足現貨產業發展實際,不斷優化完善交割規則制度,擴大交割區域覆蓋范圍,大力推行數字化管理和集團化交割庫制度,持續提升交割業務工作質效。下一步,大商所將一如既往持續做好交割庫管理各項工作,強化交割庫安全意識、提升服務質量,更好地發揮交割連接期現貨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實體企業參與利用期貨市場提供堅實保障。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