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泰海通完成重組更名上市,萬億券商“航母”正式啟航。這一里程碑事件是證券行業近年來加速整合的縮影。
自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以來,政策支持疊加市場競爭壓力,券業并購潮持續升溫。然而,如何通過整合實現“1+1>2”的協同效應,仍是行業亟待破解的核心命題。
“并購不是終點,而是新競爭力的起點。”多位業內專家表示,證券業整合已進入精準化階段。證券公司通過并購夯實實力,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通過選擇合適的并購模式,注重業務互補、文化融合,并在監管層的支持與引導下,提升資源整合效率,實現更多“1+1>2”的并購案例。
政策推力與市場壓力共振 券業并購潮加速
2023年以來,證券行業迎來第五輪并購潮。談及本輪券業并購潮,受訪專家均認為這是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下的必然趨勢。
一方面,與以往不同,本輪并購潮具有鮮明的政策導向性。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2024年3月,證監會明確“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目標。2024年4月,國務院發布新“國九條”,提出“支持頭部機構通過并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這一系列政策為券業并購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
另一方面,證券行業競爭日益激烈。正如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所說,隨著外資券商加速進入國內市場,以及金融科技對傳統業務模式的沖擊,中小券商面臨生存壓力,頭部券商則希望通過并購擴大市場份額。
“前三輪并購主要是解決問題,包括分業經營、綜合治理、一參一控等,第四輪并購雖然是市場化驅動,但體量較小。本輪并購的特征是大體量、大范圍、大創新,鼓勵頭部券商之間并購重組,AH吸收合并的方式也是歷史性創新,并購完成后也更接近國際一流投資銀行的目標。”東海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陶圣禹表示。
在此次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的合并中,作為國泰君安境外獨家財務顧問,瑞銀主要負責協助統籌境外相關的工作條線。“從海外投行業發展來看,大型投行的發展壯大也是通過并購其他券商。”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亞洲區副主席朱正芹表示,證券行業頭部集中趨勢仍在強化,預計未來證券行業將出現更多類似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合并的交易。
從規模擴張到能力躍遷 并購模式呈多元化趨勢
本輪并購潮突破傳統“大吃小”的模式,呈現強強聯合、區域整合等新特征。例如,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的合并創下A+H市場吸收合并紀錄,總資產規模躍居行業第一;浙商證券收購國都證券則聚焦區域資源協同。
在受訪專家看來,并購模式的多元化趨勢一定程度反映出券業并購已從簡單的規模擴張轉向聚焦能力躍遷。
根據田利輝觀察,在券業并購模式趨于多元化的過程中,部分頭部券商通過并購拓展國際業務,增強全球化布局能力。同時,金融科技的發展促使券商在并購中更加注重技術整合和數字化能力的提升。證券業并購已進入精準化階段。
談及不同券商如何選擇更適合的并購模式,“權衡”成為受訪專家的高頻詞。
陶圣禹認為,中小券商應權衡自身實力、特色業務及發展規劃,選擇能發揮優勢、彌補短板的并購模式;頭部券商則要考慮戰略布局、資源協同及管理能力,選擇能提升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并購模式。
“中小券商宜選擇被并購獲取資源,頭部券商可探索業務互補式并購或國際化整合,當然,這需要平衡戰略目標與整合難度。”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說。
總體而言,開源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高超認為,無論是頭部券商整合還是中小券商整合,證券公司同業整合均需要權衡整合協同收益和整合成本,持續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企業治理能力和綜合競爭優勢,為未來潛在的外延戰略打牢基礎。
多維度提升整合效率 實現“1+1>2”
回顧過去的券業并購,實現“1+1>2”的案例不在少數。不過,阻礙券商并購效益的因素依然存在。
首先是文化沖突。“文化沖突往往是并購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強強聯合模式中。”田利輝直言。陶圣禹表示,不同券商的企業文化、管理風格差異大,易導致員工凝聚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其次是業務整合難度大。陶圣禹認為,各券商業務流程、客戶資源等存在差異,整合不當會造成業務停滯、客戶流失。最后是人員安置問題。并購后崗位重疊,若處理不好人員去留,易引發內部矛盾和不良社會影響。
高超還表示,證券公司業務具有牌照性強、同質化特征明顯和人力資本密集等特征,在行業整合過程中,有可能面臨牌照冗余、業務和地域重疊度較高、核心骨干人才流失等問題,整合成本需要較長時間消化。
在“培育一流投行”目標下,受訪專家稱,行業需從戰略定位、技術賦能、監管優化等多維度提升整合效率,實現“1+1>2”。
戰略層面上,差異化定位與精準協同并進。“提升資源整合效率的著手點是要強化頂層設計”,田利輝說,這需要制定清晰的并購戰略和整合計劃,確保目標一致。陶圣禹認為,券商應依據自身優勢與定位,打造差異化業務體系,如專注特色領域或服務特定客戶群體,實現資源精準投放。
執行層面上,利用數字化賦能,強化內部管理。利用金融科技提升資源整合效率是受訪專家的共識,其表示,券商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統一的數字化平臺,整合客戶、交易等數據資源,實現信息共享,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為客戶提供精準服務。同時,建立高效的內部管理體系,簡化流程、明確職責、加強部門間協作,提升資源調配速度和效果,保障整合工作順利推進。
監管層面上,簡審批與強監測并重。一方面,簡化審批流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陳靂建議,對科創并購項目“開綠燈”。另一方面,加強引導協調,強化監管審查。陶圣禹建議,完善政策法規,細化并購相關規則,引導券商基于自身戰略和行業發展進行并購,避免盲目跟風;同時,加強對并購過程的全方位監管,嚴格審查并購方資質、資金來源等,防止惡意并購和利益輸送,確保并購質量。田利輝建議,強化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并購風險監測體系,及時發現并化解潛在問題。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