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CF40: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2025-04-23 16:29:40

20250423104453039-66-90202.jpg

美國加征關稅影響出口市場,商品未來該往哪國走?提振消費迫在眉睫,應該先打哪張“政策牌”?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的背景下,著力促消費擴內需無疑是提振我國經濟的重要著力點。

4月21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舉行的《2025年第一季度宏觀政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上,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在解讀《報告》時指出,提振消費過程中,最優先也是最見成效的將是逆周期政策,包括降低政策利率和擴大公共投資。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擴大內需對內有助于提升我國經濟韌性,對外將有助于進一步鞏固國際“朋友圈”。

合理安排政策優先順序

《報告》認為,短期內提振消費,背后有四股力量,分別是GDP增長、初次收入分配、再分配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支出、消費傾向。從中長期看,擴大消費率是提高消費增速的重要依托。當前我國仍存在眾多因素制約消費潛力釋放。釋放消費潛力,落腳點還是提高消費傾向和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這需要眾多改革政策才能落地。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部署八方面30項重點任務,形成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這些政策不可能在短期內全部落地,哪些政策要盡快靠前發力,哪些政策要久久為功,需要按順序安排。”張斌強調。

那么如何排序?在張斌看來,最應盡快推出的是逆周期調節政策。其次是短期內阻力相對較小的政策,包括鼓勵生育、都市圈建設和農民工安家相關政策。“這些政策符合局部優先、增量優先原則,且能夠顯著帶動部分群體的消費傾向提高。”與此同時,需要長期堅持、久久為功的政策是提高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支出、提高服務業占比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增加對居民的投資分紅等。“這些政策涉及很多改革,很難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堅持。”最后是涉及降低收入不平等及利益分配的政策。“因其社會關注度很高,需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推動。”張斌說。

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執行院長郭凱介紹,據CF40測算,美國關稅政策對中國經濟的總體影響約為2萬億元,占GDP比重約1.5個百分點。因此,促消費擴內需政策必須在“量”上足夠大,才能有效對沖外部沖擊造成的影響。

“1萬億元量級的促消費政策包不僅有助于對沖關稅政策對國內經濟帶來的影響,在國際上也有利于我們繼續鞏固‘朋友圈’。”郭凱表示,加大力度促內需擴消費,將向全球釋放我國無意將貿易摩擦產生的成本向別國轉移的信號,輔以對外開放政策,這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全球共贏。

“冷的時候推一把”

進入二季度,在特朗普關稅來襲的背景下,宏觀經濟將何去何從、調控政策如何“出牌”,成為市場廣泛關注的焦點。除了聚焦促消費擴內需,與會專家還就匯率政策、產業支持政策等建言獻策。

張斌建議,二季度應繼續穩股市和匯市,過濾過度的情緒波動,避免人民幣小幅漸進貶值帶來單邊匯率預期,造成資本外流壓力。同時,應敞開談判大門,反對美方“極限施壓”和“漫天要價”,讓其他貿易伙伴看到更多利益和機遇。此外,要給予受損的企業必要的救濟,為企業轉型創造更好國內外環境。

“逆周期調節,就是在經濟過熱時候壓一下、太冷時候推一把。在穩增長的背景下,當前就需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推一把。”CF40成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益平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已從過去要素投入型增長走向創新驅動型增長,民營企業對促進創新至關重要,對驅動中國經濟下一輪增長至關重要。當前我國已出臺多項政策改善民營企業營商環境,接下來要讓這些政策真正落下去,實實在在提升民營企業信心。此外,關稅沖擊會對部分地區特定出口行業產生較大影響,應該設計一些針對性的救助措施,為受到直接沖擊的企業和工人兜底。

聚焦穩匯率,郭凱認為,在大部分時間里能夠靈活反映市場供求的匯率是有利的。但在當下時點,作為大型經濟體,有必要考慮匯率調整可能產生的溢出效應,不僅考慮匯率波動對貿易的影響,也要考慮對金融穩定的影響。因此,政策層面需要對匯率波動進行審慎評估,避免匯率失調為宏觀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圍繞穩外貿,郭凱建議,中國企業可以在海外更多地與外資企業展開投資合作,在當地創造就業,進行技術轉移。這既有利于“走出去”企業深挖海外市場,也能夠緩解我國出口轉移可能面臨的外部壓力。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責任編輯:龐淳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