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徽商銀行認真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積極服務全省經濟發展,有效擴大資產規模,優化業務結構,提升資產質量,交出了一份兼具穩健性與進取性的年度成績單。
2024年年報顯示,徽商銀行通過優化營收結構、強化風險全流程管理以及深化地方戰略協同等主線工作,實現了規模、效益與質量的均衡發展。
經營發展穩中有進 穩中提質
經營業績再創新高。2024年,徽商銀行深入實施行黨委“九大提升工程”,統籌改革轉型創新發展,經營業績穩步增長,綜合實力顯著躍升,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強化助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截至2024年末,全行本外幣資產總額20137.5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076.09億元,增長11.49%,近兩年連跨5個千億臺階。實現營業收入371.28億元,同比增長2.1%;實現凈利潤159.17億元,同比增長6.18%。
貸款業務保持增長。報告期內,徽商銀行客戶貸款及墊款進一步增加。年末客戶貸款和墊款總額10021.66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279.43億元,增長14.64%。
存款質量同步提升。2024年,徽商銀行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高效響應客戶需求,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對公存款市場份額達到19.26%,余額、新增額均排名安徽省同業前列。客戶結構持續優化,對公存款有效戶增長10.2%。儲蓄存款超過6300億元,市場份額10.92%,較年初提高0.51個百分點。
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2024年,徽商銀行在中國銀行業100強中排名第24位;在全球銀行1000強中排名第112位,較上年提高11位。獲評安徽省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勞動競賽一等獎。
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再添成效
作為立足安徽、輻射長三角的區域性商業銀行,2024年,徽商銀行堅守主責主業,服務地方主動作為、精準有力。積極融入區域發展大局,以自身業務高質量發展,為安徽高質量發展添能蓄勢,在全面建設美好安徽中展現出更大作為,實現了優秀地方主流銀行建設新躍升。
科技金融向新而行。全力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發行安徽省首單科創主題金融債券200億元,年末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814.69億元,較年初凈增219.09億元,增幅36.78%,當年連跨3個百億臺階。深入推動安徽省委、省政府關于科創金融改革的工作部署及要求,圍繞“三地一區”建設,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持續構建多元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牽頭制定全省首個金融服務團體標準。
以資金鏈為紐帶,深度鏈接創新鏈、產業鏈和人才鏈,打通“人才-研發-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路徑。通過“四鏈融合”新模式,全力助推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助力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秉承“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思路,通過“科技e貸”“初創e貸”等線上信用產品,為3600余戶科技型企業提供了線上信用貸款102億元。
綠色金融擦亮底色。報告期內,徽商銀行錨定“雙碳”目標,持續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加大綠色信貸業務拓展力度,在助力區域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和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積極貢獻力量。
發放安徽省首筆支持鋼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有效助力地方鋼鐵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建立徽商銀行綠色金融管理系統,實現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全面提升自身綠色金融服務質效;持續開展人行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和綠色金融自評價工作,持續做好綠色金融制度體系的完善和服務能力的提升,推進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末,綠色貸款余額1158.8億元,較年初增加334.76億元,增長40.62%。其中,安徽省內綠色貸款余額1047.22億元,較年初增加297.09億元,增長39.61%。法人口徑綠色貸款余額占全行本外幣貸款余額比例11.1%,較年初增加2.04個百分點。
普惠金融增量擴面。認真落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以數字化建設為引領,不斷強化管理,創新產品和服務。截至報告期末,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44億元,居安徽省同業機構前列。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降低0.44個百分點,為超過4700戶小微企業辦理無還本續貸255億元。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43.99億元,較年初凈增238.8億元,增速18.3%;戶數26.72萬戶,較年初凈增5.74萬戶。
養老金融多點發力。作為安徽省社保業務“就近辦”首家試點銀行,制定養老金融工作方案,完成個人養老金系統三方聯調測試。完善養老金融布局,開展102家“長春花”適老化特色網點建設,助力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提升老年客群服務體驗。打造“互聯網+社保+醫療健康+金融”一站式、便利化服務“銀醫通”,探索“鄉村振興+養老”等養老產業金融特色發展模式,助力老有所養、老有所居、老有所醫。
數字金融賦能發展。2024年,徽商銀行加快發展數字金融,加大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術應用,持續增強科技系統自主可控能力。推進客群經營、產品創設、場景融合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拓展數字金融服務新模式,打造領先的數字銀行。加強數據創新與管理,完善數據治理體系,推進數據中臺建設,構建敏捷模型中臺體系,加速重點場景應用落地。深化“業技一體”融合發展,靈活使用派駐、嵌入、融合型團隊等方式,做實集團科技管理,提升研發效能與客戶體驗。依托金融科技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級,投產金融科技戰略規劃項目54個,關鍵系統自主可控比例顯著提升。服務產業數字化轉型,供應鏈金融累計投放量256.5億元,較上年增長70.3%。
全面筑牢可持續發展安全屏障
堅守風險底線,內部治理規范有序、提質增效。徽商銀行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恪守合規理念,筑牢穩健經營的堅實堤壩。報告期內,徽商銀行通過加大清收處置等措施,確保了資產質量的穩中向好。深化信貸領域專項治理,推進全流程信用風險數字化轉型,持續筑牢安全、可持續發展根基。
不良指標繼續下行。年末不良貸款率0.99%,較年初下降0.27個百分點,降至1%以內;不良貸款余額為98.76億元,較上年末減少11.46億元,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余額連續四年實現“雙降”。
加快實施信用風險全流程數字化轉型。報告期內,徽商銀行將風險防控擺在突出位置,強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加強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各類風險的監測與預警,優化風險評估模型,建立以“模型化、數量化、線上化”為基礎的大風控管理體系,增強前瞻性、預防性和可控性,提升風險識別與應對能力。創新授信模式,完善集團統一授信機制。在業務拓展中,堅持審慎經營原則,平衡好發展與風險的關系,筑牢可持續發展安全屏障。
夯實內控合規管理。積極培育和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開展內控合規管理能力提升行動,連續多年獲評執行人行有關規定綜合評價最高等次。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展望新征程,徽商銀行將加強黨的領導,始終踐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勇擔使命,創先爭優,推深做實金融“五篇大文章”,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為助力“三地一區”建設、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