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再次迎來新進展。4月16日,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表示,泰康資產關于發起設立全資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穩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暫定名,以下簡稱“泰康穩行”)的申請已獲得金融監管總局批準。
當前,我國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規模總量已增至1620億元,參與試點的保險公司也從2家達到了8家,“老七家”頭部壽險公司均在列。這些長期資金將投向何方?有哪些不同的模式探索?
從“抱團”試點到單獨嘗試
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指的是保險公司出資設立私募證券基金,主要投向二級市場股票并長期持有。
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始于2023年10月。第一批獲批試點的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各出資250億元,設立規模500億元的公司制基金。今年陸續啟動了第二批試點。1月,太保壽險、泰康人壽、陽光人壽及相關保險資管公司獲準以契約制基金方式參與試點,開展長期股票投資,規模合計520億元。3月初,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保險、平安人壽5家保險公司獲批開展試點,規模合計600億元。
泰康資產日前“官宣”的泰康穩行基金便屬于第二批試點。據悉,泰康穩行將作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壽定向發行契約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泰康人壽作為單一持有人,首期投資規模預計為120億元。該基金作為長期投資試點基金,將以基本面分析為出發點,精選境內市場和香港市場的優質上市公司,在科學嚴格管理風險的前提下,追求基金資產的中長期穩健增值。
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此前表示,第二批試點的機制將比首批更加靈活,基金可以是單獨由一家保險公司發起設立,也可以由兩家及以上的保險公司聯合發起設立。
目前來看,泰康資產選擇了單獨發起設立私募基金的方式投資資本市場。財經評論員郭宇軒分析認為,泰康資產作為頭部險資管理機構,具備獨立操盤能力和成熟投研體系,單獨設基金可避免多方協調損耗,提升決策效率。此外,泰康資產依托泰康集團醫養產業鏈資源,能深度挖掘醫療健康、科技等領域長期投資機會,實現產融協同。
試點有望繼續增加
獲得長期股票投資試點的前兩批機構名單中,壽險“老七家”均已在列。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認為,保險資金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入市對于自身和資本市場來說都有好處。對于保險公司來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可以增加其投資渠道和收益來源,提高資產配置的靈活性和收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險資入市投資的堵點、卡點。對于資本市場來說,獲得了穩定的長期資金,能夠提升市場的活躍度和穩定性。
東莞證券表示,對保險公司而言,加快中長期資金入市不僅是政策引導的重要方向,更是保險公司實現穩健運營的內在必然需求。增加權益類投資與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有助于提升險企整體的投資收益水平,減輕利差損壓力。
實際上,保險公司紛紛布局長期股票投資試點,還能“平滑”二級市場股價變化對保險公司當期利潤波動的影響。多名券商分析師在研報中均提到,中國人壽和新華保險各出資50%設立公司制基金投向了二級權益市場,在會計計量上可以采用長期股權投資方式,避免市值波動對當期利潤的影響。在新會計準則下,采用權益法核算,將私募證券基金公司的利潤和分紅按比例計入投資收益,可以有效緩解直接投資二級權益市場對于報表的影響。
今年1月,中央金融辦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要“提升商業保險資金A股投資比例與穩定性”“抓緊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落地,后續逐步擴大參與機構范圍與資金規模”。
張新原預測,未來,隨著保險資金入市的規模不斷擴大,設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入市的數量也將不斷增加。郭宇軒進一步分析,預計頭部險企傾向獨立設立基金,中小機構則通過聯盟或委托管理入市。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