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為了看演唱會特意從四川趕來衢州的。”2024年11月16日,來自四川綿陽的譚詠麟歌迷劉安琪說。
近年來,“衢州+演唱會”屢登熱搜,在打響衢州名片的同時也帶來“潑天流量”。2025年清明假期,衢州共接待游客110.6萬人次,同比增長38%,增速位居浙江榜首。為有效將“流量”轉化為“留量”,衢州金融監管分局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了文旅產業,全力助推衢州從網紅打卡地向長紅生活圈蝶變躍升。
金融智聯網紅“流量變現”
當前,跨城觀演逐漸成為年輕人熱衷的娛樂方式,隨著小紅書等網絡平臺的爆火,水亭門、馬站底等具有代表性的衢州地標也慢慢“燃出圈”,一些隱藏在市井小巷的煙火人家搖身一變成了網紅店。
“兩個老大”甜品店就因坐落于水亭門周邊而成了網紅商鋪,但此前資金周轉壓力一直困擾著老板。“多虧了臺州銀行的鼎力支持,不然我這個小店可火不起來。”老板吳廣航笑著說。
臺州銀行衢州分行在走訪商戶時敏銳捕捉到可利用大數據工具抓取口碑人氣等品牌價值信息,在審慎合規的前提下打破對固定資產抵押的依賴,以信用方式為其授信80萬元。獲貸后,該店鋪依靠新品研發和店鋪裝修迅速提升品牌吸引力,月營業額同比上升40%。為使資金管理更高效,該分行還依托自主研發的“易收款”收銀產品助其實現“多碼合一”便捷收款。
如何讓“兩個老大”這樣的網紅商鋪煥然一新,讓更多個體戶脫穎而出?衢州銀行業給出“多彩”答案,如農業銀行衢州分行通過線上即審即辦為商戶提供助業貸款等便利服務;建設銀行衢州分行根據“有禮指數”評分給予商戶貼息貸款支持等。
“鮮辣衢州”美食市集在衢州市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開門迎客”。徐振皓/攝
金融注能文旅“流量入口”
作為“南孔文化”發源地,如何讓短暫的星光璀璨點亮衢州的星星之火,使古城煥發新顏?答案就在于構建持續吸引游客的獨特魅力。
位于衢州柯城的大嶺背古道現存明清時期遺跡20余處,近年來吸引的游客絡繹不絕。但兩年前這條厚重深遠的青石板路正因年久失修無人問津。
“古樹保護方案調整后,施工成本增加了近30%,若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工程就要延期。”在對接古道修復項目時,負責人舒劍敏向民泰銀行衢州分行客戶經理柴龍彪焦急地說。他坦言,傳統貸款審批周期長、抵押物要求高,讓企業陷入兩難。
為解決企業困難,文旅部門在開展實地評估后將其納入重點文旅項目清單并牽頭召開融資協調會,民泰銀行迅速對接,依托綠色通道將審批流程由15個工作日壓縮至5日,為企業送去“及時雨”。
除強有力的信貸支持外,保險業也同樣大有作為。中韓人壽衢州中支就聯合華安資管推出省內首個由外資背景險企主導的城市更新類保債項目“華安-衢州南湖項目債權投資計劃”,通過精準對接“古城雙修”戰略需求,開創性運用保險資金為企業量身定制1.5億元保債計劃。
在衢州,像這樣深耕地方的金融機構比比皆是。比如,農行衢州分行為新安湖夜游項目綜合授信9400萬元;郵儲銀行衢州市分行擬為嚴家淤島項目授信4億元,期限24年;國壽財險衢州中支為“水亭門保護利用項目二期工程”定制個性化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并承擔保險期間內多起事故的賠償責任,金額合計5.43萬元。
金融激發消費“流量活力”
商圈是城市活力的縮影,是提升城市消費能級的重要載體。衢州金融機構主動融入“商圈經濟”新業態,為提振消費添了一把“金融之火”。
“建行生活消費券滿50減20,快來嘗嘗正宗衢州鴨頭!”主播手持鏡頭穿梭于鮮辣市集,直播間里數萬網友爭相下單。這是建行衢州分行“鮮辣衢州”炸街活動的火熱一幕。2024年,該分行共組織13場“探店+炸街”活動,累計發放消費券80余萬元,惠及商戶300余戶,帶動餐飲消費超300萬元,為“鮮辣衢州”金名片注入新動能。
建行帶貨只是衢州金融智慧的一個縮影。作為立足衢州、輻射浙西的首個銀泰城,衢州理想銀泰城自2022年10月14日開工以來就備受矚目。“授信審批速度快,辦貸放款效率高,9億元資金這么快就下來了!”理想國際控股集團董事長孫音對柯城農商銀行的“金融山海協作”機制表示肯定。為解決項目資金需求大的問題,該行充分發揮法人機構業務決策半徑短的優勢,聯合余杭農商銀行以“結對組團”方式為該項目授信9.2億元。信貸“輸血”,保險兜底。為保障項目建設,人保財險衢州市分公司主動開發“建筑工程一切險+合同款支付履約險”的雙保險方案,為其提供最高6.6億元的保障額度。
現在,金融支持商圈早已在衢州“遍地生花”。比如,衢江農商銀行主動與杜澤老街商會攜手推出“智慧商圈信用碼”,推動普惠金融便利化;郵儲銀行衢州市分行創新開辦“普惠商圈貸”,單戶貸款額度最高可達300萬元。
浙江金融監管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黨中央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精神,第一時間印發《關于開展金融促進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的通知》,引導金融機構聚焦新經濟業態科學配置金融資源,激發經濟活力。
下一步,衢州金融監管分局將引導金融機構拿出更多金融消費聯動、消費金融市場環境優化和服務便利化提升等方面的硬舉措,推動金融與消費的深度融合,全力書寫更多從“流量爆紅”到“價值長虹”的金融新篇。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