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作為畬族人民主要聚居地之一,也是畬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在這片充滿民族風情的土地上,農業銀行羅源支行積極行動,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積極探索“金融+文化”融合發展路徑,將金融服務與畬族文化深度融合,助力當地經濟興、百姓生活好。
截至目前,該支行已信貸支持畬族農戶近200戶,金額超5000萬元。
金融知識進畬鄉
3月28日,羅源縣白塔鄉旺巖村舉辦畬族“三月三”傳統盛會。活動現場,畬鄉兒女身著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載歌載舞,熱鬧非凡,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民族風情。
農業銀行羅源支行派出宣傳小分隊,在盛會現場設立宣傳點,開展以“青春山海情 消保我先行”為主題的金融知識宣傳活動。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精心制作的漫畫手冊,生動形象地向現場群眾講解各類金融知識。同時,認真傾聽群眾在金融方面遇到的難題,為他們答疑解惑,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信貸政策,提升金融素養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
網點盡顯民族風
在羅源這片山海交融的土地上,農業銀行羅源支行創新推進網點文化場景化建設,將地域文化與金融場景深度融合,打造獨具特色的“畬風茶韻”主題網點。在廳堂設計中,特別開辟“茶香品鑒區”,以福建傳統茶道文化為靈感,為客戶營造“一壺清茶話桑麻”的閑適氛圍。同時,還創新性地將畬族非遺元素融入服務細節,在顯眼位置設置“畬族特色藝術貴金屬展示柜”,并打造“畬鄉風情卡展示柜”,將民族圖案與現代金融產品有機結合。
農業銀行羅源支行營業部負責人李曉丹介紹,將畬族文化元素融入金融服務場景,不僅讓客戶在業務辦理中感受“家的溫馨”,還能以金融為紐帶搭建起民族文化傳承的橋梁,實現了地方特色與服務體驗的雙贏。
農業銀行羅源支行客戶經理上山查看樹木長勢。鄭曉昭/攝
助力畬醫藥傳承
畬醫畬藥是畬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為適應生活環境和保障自身健康而探索創造出來的傳統醫學瑰寶。2008年,畬醫畬藥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尤昌佃和雷月蓮夫婦是省級非遺“畬藥錘板拍打療法”的第四代傳承人。為了發揚錘板拍打療法的技藝,夫妻二人積極創新非遺文化傳承路徑,連鎖網點輻射福州、寧德、泉州等地區。
農業銀行羅源支行針對其各網點經營所需流動資金的現狀,量身定制“惠農e貸—畬e貸”產品,發放了純信用貸款30萬元,為項目傳承和非遺項目產業化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推動“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價值”。
農業銀行羅源支行個貸中心負責人林舒欣介紹,“畬e貸”是羅源縣委統戰部聯合農業銀行羅源支行推出的產品,主要面向從事種植、畬醫、畬藥、非遺文化等畬族相關產業的農戶,一次授信3年有效,隨借隨還,不僅能使用靈活,融資成本也更低。
送“貸”上門春耕行
春為歲首,農為行先。春耕備耕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為助力畬鄉農業生產順利開展,提高金融服務質效,農業銀行羅源支行迅速行動,組織金融服務專員深入畬鄉的田間地頭,開展送“貸”上門服務。
“謝謝農行的貸款支持,解決了我樹苗采購的資金缺口,看到現在的長勢,非常高興!”農行工作人員在田間與畬鄉農戶鐘先生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金融需求。
針對春耕備耕資金需求“短、小、頻、急”的特點,農業銀行羅源支行精準匹配“惠農e貸”等特色信貸產品,簡化貸款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同時,積極推廣“掌上銀行”等線上服務平臺。農戶只需通過手機操作,就能足不出戶享受貸款申請、支付結算、信息查詢等一站式金融服務,極大地方便了廣大農戶。
近年來,農業銀行羅源支行在服務畬鄉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將金融服務與畬族文化緊密相連,不僅滿足了畬族群眾的金融需求,還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下一步,農業銀行羅源支行將繼續深耕畬鄉,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畬鄉的繁榮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動力。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