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信貸模式下,中小企業常因缺乏抵押物、賬款周期長等問題陷入融資困境。如何將企業“卡”在賬上的應收款變成“發展資金”?興業銀行大連分行創新運用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中征平臺”),通過科技賦能、政銀協同、銀企聯動,僅用20天便落地遼寧省首單核心企業財務系統與中征平臺系統對接融資業務,金額1400萬元,以科技賦能跑出金融服務的“興業速度”。
中征平臺是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主建的金融基礎設施,采用“一點接入、鏈式服務”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高效協同。該模式有效解決了應收賬款融資中信息不對稱、賬款確認難、質押及轉讓通知難等核心問題,同時該平臺有助于盤活企業動產資源,提升交互效率,為中小企業高效融資提供數字化支撐。
興業銀行大連分行高度重視中征平臺的推廣工作,積極與中國人民銀行大連市分行、核心企業等主體溝通協作,為不動產抵押物不足的企業制定應收賬款融資工作方案。在核心系統對接過程中,創新組建“六方協作群”,整合中征公司、中國人民銀行、商業銀行、核心企業、供應商主體和對接服務公司在內的多方資源,從系統對接測試到現場指導全程跟進。
2025年一季度,興業銀行大連分行成功給以兩所高校為核心企業的上游兩家中小企業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質押貸款1400萬元,將原本需要3-4個月的業務周期縮短到20天。
中征平臺在中小微企業和銀行間架起信息橋梁,興業銀行大連分行通過創新采用“中征平臺+供應鏈金融”模式,將某高校確認為供應鏈核心企業,通過中征平臺驗證應收賬款真實性,并聯動核心企業完成線上確權,為上游供應商融資增信,用經過確認的應收賬款為質押物,真正做到一“鏈”帶“N”動,成功為當地學校配套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此外,中征平臺實現了應收賬款融資“申請—確權—放款”全流程數字化、透明化,在提升企業融資效率的同時,大幅降低了銀行的業務風險。以大連某管理有限公司為例,融資行在該企業所在地無營業網點,該企業與興業銀行大連分行經辦支行相距200公里,往返車程需要5小時,管理半徑長,從時間成本和風控成本角度,按傳統融資方式很難獲得融資。依托中征平臺,企業可在其財務系統與中征平臺系統對接,一鍵發起融資申請;銀行依托中征平臺直連的數字化流程,在線驗證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應收賬款數據,并實時掌握風控信息,提升盡調效率與決策速度,實現從貸前審查到貸后管理的全流程風險防控與效率提升。
興業銀行大連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興業銀行大連分行將持續深化中征平臺推廣應用,不斷創新動產融資業務模式,進一步提高企業融資可得性,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為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動能。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