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疇新雨足,布谷喚春耕。廣袤的田野上,隨處可見農人忙碌的身影,一幅生機盎然的春耕畫卷在閩東大地徐徐鋪開。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針對春耕備耕信貸資金需求廣、時間緊的特點,農業銀行寧德分行早部署、早行動,聚焦閩東特色農業產業,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服務模式,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助力農業生產“加速跑”,讓春耕備耕不等“貸”。截至2025年2月末,該分行涉農貸款余額275.02億元,比年初增加15.33億元。
書寫精彩“菇”事
春節剛過,寒冬料峭,然而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大橋鎮大橋村的食用菌種植菇棚里卻是春意盎然,成千上萬的銀耳“含苞待放”,長勢喜人。菇農忙著澆水、通風和測溫,精心呵護銀耳健康成長。“銀耳已經出菇,再過二十幾天就可以大規模采摘了。”菇農曾起健說。
古田縣素有“中國銀耳之鄉”“中國食用菌之都”的美譽。全縣70%左右的勞動力、農業產值、農民現金收入都與食用菌產業有關。隨著食用菌種植旺季的到來,菇農紛紛準備在新一年“大干一場”,但資金需求也陡增。
農有所呼,必有所應。農業銀行古田縣支行組織客戶經理走村入戶,主動對接菇農金融需求,為菇農量身定制特色惠農產品,積極投放惠農貸款,解了菇農種植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
農業銀行福安市支行工作人員(左一、右一)了解水蜜桃種植情況和金融需求。吳杰/攝
對于這樣的雪中送炭,曾起健感觸頗深。2025年,對銀耳種植前景頗為看好的他決定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但資金上的缺口令他犯了難。
“農業銀行古田縣支行了解到我的困難和需求后,動態調整貸款額度,為我提供了免抵押、免擔保的30萬元貸款,不僅利息優惠,到賬還快,資金難題迎刃而解。”曾起健表示,有了信貸資金的支持,他兜里有錢、心里不慌,對新一年的銀耳種植信心滿滿。
為了讓金融活水更順暢、更便捷地流入田間地頭,農業銀行古田縣支行還依托“互聯網+大數據”實行“整村推進”服務模式,通過嚴格產業準入、收集相關數據、科學設計授信模型,利用移動PAD工具作業,為廣大農戶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金融服務,讓“數據多跑腿、農戶少跑路”,實現貨款簡便、快速、批量發放。
截至2025年2月末,農業銀行古田縣支行支持食用菌產業貸款余額 15.7億元,較年初增加4500萬元,共為7500多戶菇農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貸”動茶香萬里
隨著春耕號角的吹響,汩汩金融活水悄然滋潤著產業發展的根基。農業銀行福鼎市支行立足福鼎農業生產特色精心布局,創新金融產品,拓展服務場景,賦能產業發展,為春季農業生產注入不竭金融動能,助力全年好“豐”景。
在寧德市福鼎市白琳鎮外宅村,一壟壟茶樹長勢良好,沿著山勢延綿,有序重疊,不時隨風翻滾出層層綠浪,吹來陣陣茶香。
這本是收獲的前奏,但福鼎市大山里茶業專業合作社的許振灼卻喜憂參半。年前,他將大量資金投入到茶廠建設。如今,面對自家200多畝茶園,每畝2000元的采摘費用使他捉襟見肘。
在當地,遭遇同樣難題的不只有許振灼。茶葉是外宅村的重要支柱產業,全村共有茶園1500多畝。隨著開春采摘季的到來,雇用人工采茶所需的費用成為眾多茶農的“心頭愁”。
農業銀行福鼎市支行敏銳捕捉到茶農的資金難題后,迅速行動,第一時間組建“惠農e貸”服務團隊進駐外宅村普惠金融服務點現場辦公,以高效、專業的服務為茶農辦理“惠農e貸”,及時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在農業銀行福鼎市支行的大力支持下,綠意盎然的茶園真正變成茶農的“致富寶”。截至2025年2月末,該支行“惠農e貸”余額達16.75億元,較年初增長1.61億元,覆蓋全市14個鄉鎮、241個行政村,為9765戶茶農的春耕備耕之路保駕護航。
唱響深藍漁歌
對于寧德市霞浦縣的海邊百姓來說,春耕有著不一樣的含義。他們“播種”希望的“農場”是廣袤的海洋。
作為福建省海域最大、海岸線最長、淺海灘涂最廣的縣,海洋是霞浦縣最大的資源優勢。海洋產業一頭連著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另一頭連著養殖戶的“致富經”。
隨著養殖下苗旺季的臨近,農業銀行霞浦縣支行積極探索藍色金融服務新模式,通過“海貸”業務為農戶提供及時的金融支持,助力群眾解決海上“春耕”的資金難題,為霞浦縣發展“深藍”經濟提供強大的金融驅動力。
林佳馨是霞浦縣溪南鎮的養殖戶。今年,林佳馨計劃購置更多養殖設備,進一步擴大海帶養殖規模,然而資金缺口卻令他犯了難。
得知林佳馨的困境后,農業銀行霞浦溪南支行貸款團隊第一時間登門,詳細了解他的生產經營情況,耐心解答他的業務疑問,現場指導他填寫貸款申請材料,并利用移動設備進行快速審批。僅3天,20萬元的貸款就成功發放到林佳馨的賬戶上。
與此同時,在霞浦縣牙城鎮,另一位養殖戶王校啟也由憂轉喜。王校啟是當地的海帶資深養殖戶,有著良好的市場口碑。然而,受前期市場波動影響,今年他的資金周轉出現困難。農業銀行霞浦溪南支行工作人員得知該情況后,立即主動上門為他量身定制貸款方案,并開啟審批綠色通道。從申請到放款,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20萬元的“海貸”就順利到賬。
“我原本以為貸款手續會很繁瑣,沒想到農業銀行的工作人員不僅上門服務,放款也十分迅速。有了這筆錢,我不僅可以購買優質的海帶苗,還能添置一些新設備。”王校啟說。
在這個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農業銀行霞浦縣支行通過主動上門服務、簡化貸款流程、快速審批放款,以“海貸”業務為“拳頭”產品,為眾多資金“弱勢”群體提供“強勢”金融支撐,有力推動當地特色養殖產業發展。
“桃”出甜蜜事業
微風輕輕拂過桃園,桃樹枝條在風中微微搖曳,勾勒出春的輪廓,蘊藏著無限的生機與可能。寧德市福安市穆云畬族鄉的桃農在果園里忙碌了起來。
“桃樹在立春前后得施肥4次到5次,還要通過春剪促進桃樹的生長和開花。一畝果園光肥料就得花費2000多元,加上修枝、除草、除蟲等人工費用,一年的開銷可不是小數目。”穆云畬族鄉溪塔村副主任蘭伏助一邊查看著桃樹的生長情況,一邊掰著手指頭算著投入賬。
“好在有‘果農專項貸’,不僅貸款申請、提款、還款都在手機上一步搞定,不用抵押,貸款利息也便宜,而且這次還幫我把額度提到了20萬元。”蘭伏助表示,這給他的果園送來了最急需的金融“底肥”。
為了解決桃農資金短缺的問題,農業銀行福安市支行專門推出“惠農e貸─果農專項貸”。該產品具有額度高、利率低、審批快的特點,桃農無需提供繁瑣的抵押擔保,憑借良好的信用記錄就能快速申請到貸款。從提交申請資料到拿到貸款,最短只需1個工作日。
據了解,作為穆陽水蜜桃主產區,穆云畬族鄉現有種植面積1.2萬多畝,年產鮮果1.3萬多噸,產值約1.5億元。近年來,農業銀行福安市支行堅持“服務鄉村振興領軍行”戰略目標,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圍繞穆云畬族鄉水蜜桃產業,持續優化支農惠農服務模式。截至目前,該支行已支持水蜜桃種植戶150多戶,授信金額2500多萬元,滿足了果農春耕資金需求,以拳拳為農之心確保不誤農時、不誤農需。
農業銀行寧德分行副行長李勇表示,該分行將持續加大“三農”領域信貸投放力度,不斷增強金融產品服務的適配性、精準性和覆蓋面,以金融之力繪好千頃萬畝“春耕圖”。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