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關部門聯合發布《銀行業保險業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從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機制、產品體系、專業能力和風控能力建設等方面提出要求。作為深耕地方的新興城商行,寧波通商銀行在始終堅持科技興行戰略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科技金融服務創新,在信貸和投貸“兩輪驅動”下,不斷升級“逐夢通商”特色產品和“四專機制”,完善科創金融服務“生態”,破解融資等發展難題,提升科技企業服務質效,為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賦能。截至2024年末,科創金融貸款余額45.3億元,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超過38%,遠超全行各項貸款增速,服務科創金融各類客群超2000戶,緊密貼合區域重點產業結構轉型方向,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等特色產業集群提供有力支持。
因需而變,解決初創融資“急難愁盼”。
科技成果轉化與發展離不開資本助力,尤其是在原始創新成果孵化期和重大戰略產業培育期,資金支持至關重要。然而長期以來,科技型企業因抵押物少、擔保不足、發展不確定性高等因素,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寧波通商銀行積極探索服務科技型小微企業的新模式,著眼于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將融資支持重點聚焦于初創期和成長期企業。針對金融服務中的“卡脖子”問題,該行結合融資企業特點進行產品創新,推動科創金融與供應鏈金融融合,推廣訂單融資、設備買方信貸等產品。
同時,該行積極拓展特色業務模式,開展人才信貸風險池、政策性融擔合作,尤其在知識產權融資服務領域不斷深耕。對外加強與政府部門、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合作,完善風險分擔機制,降低融資風險,構建專業的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內部優化審批流程,開辟“綠色通道”,提高融資效率。以寧波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其研發的汽車座艙智能視覺感知系統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具備進口替代效應。該行深入考察,將企業納入重點支持名單,以知識產權質押為依托,立即辦理流動資金貸款,迅速解決現階段融資難題。
精準滴灌,孵化基地成為“溫暖搖籃”。
針對科技型小微企業輕資產的特性,寧波通商銀行創新普惠金融產品與服務手段。在升級特色金融產品、升格科創金融專業部門基礎上,不斷加強區域首家科創孵化基地建設,構建更加完善的科技金融“生態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為科創企業成長發展提供空間、人才、市場、政策等全面賦能,成為初創型科創企業成長的堅實伙伴,為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提供成功范例。
科創孵化基地一方面通過前期培育和專業團隊建設,篩選重點產業賽道,強化風險防控;另一方面整合券商、基金、政府等外部資源,提供綜合服務,并向重點行業上下游延伸。目前,孵化基地已構建“投資圈”“高效圈”“人脈圈”“服務圈”“行業圈”等聚合服務,2024年組織投融資、企業課堂、人力資源、私董會等活動122場,有效提升了基地內企業的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拓展了銀企合作空間。
組合賦能,銀投攜手推動“量級躍遷”。
隨著科創企業直接融資比例的提高,寧波通商銀行結合企業實際需求,在傳統融資模式基礎上,積極探索“股權+債權”的投貸合作業務模式。對于處于產業化初期、營業收入較低但具備高成長性的企業,提供“債權+選擇權”的融資服務,突破了傳統銀行服務的局限。
以寧波某研發、生產半導體化學機械拋光材料的公司為例,在企業發展初期,按需提供創始啟動資金,助力實現從實驗室技術邁向生產線產能的跨越。公司成立后,銀行積極協調相關機構,協助企業獲取化工用地,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針對企業招人難等問題,孵化基地迅速幫助企業對接專業人才。在資本賦能方面,引薦多家投資機構進行盡職調查,組織多場資方路演,助力企業完成天使輪投資協議簽訂。在產業賦能上,牽線產業鏈上下游客戶與企業交流技術和產業問題,幫助企業獲取新訂單,并對接甬江實驗室負責人,降低企業材料分析檢測成本。目前,企業經營穩定,產值持續增長,彰顯了金融支持的強大賦能作用。
站在新的起點,寧波通商銀行將持續深耕,積極探索金融服務新模式,優化完善“四專”保障機制,打造更具針對性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強化多方合作賦能,拓寬科創金融“生態圈”邊界,讓金融“活水”精準灌溉更多科創企業,助力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市場拓展,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添磚加瓦,以金融之力托舉科創夢想。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