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又一家銀行將停止掃碼存款服務。日前,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于4月9日起停止ATM掃碼存款服務。后續,客戶可持銀行卡,通過招商銀行ATM或前往該行營業網點辦理存款業務。梳理發現,2022年以來,已有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50余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類型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等發布公告稱,停止或調整無卡存取款相關服務。
從公告內容來看,優化金融服務、風險管理以及成本效率等方面的考量成為主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現金使用頻率降低,掃碼存取款功能的使用率不高。再考慮到維護和升級掃碼存取款功能需要一定的成本,掃碼存取款的身份驗證安全性較低,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各大行會陸續關閉這類業務。”博通咨詢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銀行可以通過提供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提升安全性,同時盡量減少對客戶便利性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在大行取消掃碼存取款的同時,也有部分中小銀行在布局這項業務,如松滋農商銀行、邳州農商銀行等中小銀行在近期發布相關推文,介紹ATM二維碼取款業務。
王蓬博認為,中小銀行可能希望通過提供掃碼存取款等創新服務來吸引客戶,提升競爭力。銀行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客戶需求,合理選擇業務發展方向。中小銀行在創新的同時,也應注重提升安全性和合規性。
“安全是一切金融業務的根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各家銀行都應該加大對技術安全的投入,采用先進的安全技術,如加密技術、身份驗證技術等,保障客戶資金和信息安全。并且,通過多種渠道向客戶宣傳數字化金融服務的安全使用知識,提高客戶的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蓖跖畈┍硎?。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