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時代浪潮中,中國證監會《關于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為期貨行業發展錨定了方向。五礦期貨作為行業的積極參與者,始終秉持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投身服務國家戰略實踐,憑借專業優勢持續探索創新,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科技金融:
攜手賦能,助力科技產業騰飛
科技金融是驅動創新型經濟體系構建的關鍵力量。當前,期貨行業在服務科技金融過程中,仍存在不少提升空間。一方面,在科技金融領域的研究和探索還不夠深入,對科技產業獨特的發展規律和企業復雜的風險特征把握不夠精準,導致在金融產品設計時,與科技企業實際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期貨行業與科技企業的互動交流不夠充分,未能全面挖掘科技企業潛在的金融服務訴求,限制了科技金融服務的深度與廣度。
五礦期貨深刻認識到這些行業現狀,積極主動地投身于科技金融領域的探索實踐。公司成功發行千里馬系列產品(聚焦期貨衍生品類資產的主動管理產品)和金手指系列產品(聚焦股票指數期貨等宏觀品種的產品),憑借出色業績贏得市場認可,激發投資者參與熱情。在此基礎上,公司計劃推出聚焦AI等科技行業上市公司股票的權益多頭+宏觀對沖混合策略產品,發揮期貨衍生品的對沖優勢,降低科技股投資波動風險,吸引社會資金流入科技行業。
未來,五礦期貨將加大投研能力建設,引進科技背景專業人才,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深入研究科技產業。深化與科技企業的溝通,開發定制化金融產品與服務方案,加強市場推廣與投資者教育,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搭建科技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金融橋梁。
綠色金融:
協同共進,構建綠色經濟生態
綠色金融在助力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征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期貨行業在綠色金融服務創新方面,與產業的融合程度不夠緊密,市場對綠色金融產品的認知和接受度有待提高。五礦期貨在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市場培育等方面也需要持續優化。
五礦期貨積極響應國家綠色發展號召,深度參與綠色金融建設。在推進碳期貨市場建設和碳排放權期貨研發上市方面,全力支持廣期所打造綠色期貨交易所。在新能源賽道,自2023年起聯合各方舉辦數十場新能源產業活動,打造“江西鋰產業大會”等品牌活動,促進產業交流合作。構建“倉儲+物流+交割+檢測”一體化服務生態,降低新能源客戶交割成本,深入碳酸鋰等企業提供投研服務及期貨期權套保培訓等,有效拓展新能源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深度廣度,為新能源產業客戶量身定制期現一體化的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策略方案。2024年,五礦期貨碳酸鋰期貨空單長期在廣期所排名前三,碳酸鋰期貨賣出交割量占全市場的近20%,在廣期所穩居首位。
展望未來,五礦期貨將在綠色金融領域持續發力。加快研發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指數期貨、碳排放權期權等新產品,豐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加強投資者教育,提高市場對綠色金融產品的認知度。
普惠金融:
多元聯動,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普惠金融對解決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深遠意義。期貨行業在普惠金融服務創新中,面臨科技賦能不足、產品差異化低、政策協同不夠、農戶金融素養有待提高等諸多挑戰。五礦期貨在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范圍、服務效率等方面,同樣有進步的空間。
近年來,五礦期貨在普惠金融領域深耕細作,取得一定成果。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累計捐贈超1330萬元支持中國五礦定點幫扶項目及多省鄉村振興建設,累計完成142個“保險+期貨”項目,覆蓋92個區縣,惠及33.32萬戶農戶,提供保險保障金額38.77億元,賠付1.22億元,海南白沙縣天然橡膠項目賠付率達73.26%。公司還創新推出“保險+期貨+N”模式,拓展普惠金融服務邊界。
為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量,五礦期貨將擴大農產品原料和農資風險管理范圍,開展地膜、尿素成本指數“保險+期貨”項目。探索“銀行+保險+期貨”可持續發展路徑,推出“銀期保”服務。聯合更多主體形成協同機制,深化“保險+期貨”業務,向更多區域和農業環節拓展。
養老金融:
穩健運營,守護養老資金安全
養老金融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方面至關重要。目前,期貨行業在養老金融服務中,存在產品種類單一、智能化和個性化服務水平較低等問題。五礦期貨在養老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優化上,仍需持續努力。
五礦期貨積極布局養老金融領域,開展支持中長期養老金套期保值交易工作。完善風險管理工具,為企業設計套保方案,推出不同風險等級的資管產品,在新能源產業鏈和農業領域為中長期資金提供套期保值方案和風險管理參考。
未來,五礦期貨將在養老金融領域持續創新。深入研究養老資金特點與需求,開發適配產品。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普及養老金融知識。探索與養老機構的合作模式,開發養老產業指數產品。深化產融結合,利用人工智能提升風險預警能力,推動養老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數字金融:
創新驅動,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
數字金融已成為期貨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部分企業在數字金融服務創新中,存在戰略規劃缺失、組織保障不完善、創新文化不濃厚、人才梯隊建設不足等問題。五礦期貨在數字化轉型的深度和廣度上,也需要不斷突破。
五礦期貨敏銳把握數字金融機遇,制定數字化轉型戰略,明確目標與路徑。加大科技基礎設施投入,建設私有云、技術中臺、數據中臺和AI中臺。優化組織架構與人才體系,設立金融科技部,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重構業務流程與用戶體驗,以App和產業服務平臺為載體,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服務,構建數據驅動決策機制。
未來,五礦期貨將深化數字金融發展。培養“雙棲人才”,推動組織敏捷化變革,營造創新文化氛圍。構建基于過程管理的研發管理體系,優化中臺能力矩陣。融入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參與行業標準制定,共建數字金融新生態。
在《意見》的指引下,五礦期貨將發揮“科技+產業+金融”協同優勢,秉持謙遜務實的態度,持續探索創新,向行業優秀同行學習,完善服務能力,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貢獻力量,與行業同仁攜手共進,共同書寫期貨行業服務國家戰略的嶄新篇章。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