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信銀行獲悉,該行踐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于近日發布“五融”協同助力鄉村振興綜合服務體系,旨在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扎實行動,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描繪鄉村發展嶄新藍圖。
此前中信銀行已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組織服務體系,形成“總行統籌—分行主戰—支行落地”的運作模式。總行層面,成立由董事長任組長的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負責整體戰略制定、資源統籌調配以及重大事項決策;設立鄉村振興部作為總行一級部門,承擔協調各方資源、推動業務落地。在分行層面,各分行組建專業團隊,深入研究當地鄉村經濟特點和金融需求,制定符合本地的鄉村業務發展策略;支行則作為服務鄉村的前沿陣地,發揮貼近客戶的優勢,將總行和分行的政策措施精準落實到每一個鄉村客戶,著力為鄉村振興提供直接、高效的金融服務。
科技賦能
打造數智農業新范式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農業新質生產力,明確指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中信銀行公司客戶部(普惠金融部/鄉村振興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中信銀行重視農業科技這一發展方向,聚焦“強農、興農、富農、護農、慧農”五大行動,持續豐富“慧農行動”場景下的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推出了“金融+科技”創新服務模式,致力于打造智慧農業新范式。
在糧食安全領域,中信銀行與中信農業攜手共建“慧種田”數字農業平臺,集成先進智能模塊,為農業生產提供科技支持。其中,土壤監測模塊能夠實時監測土壤肥力、酸堿度等指標,為農戶提供施肥建議;無人機巡檢模塊可以利用無人機對農田進行定期巡檢,及時發現病蟲害等問題,并提供相應防治方案。通過這些智能模塊應用,可實現農業生產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
隨著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機設備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為滿足農戶和農業企業對農機設備更新的資金需求,中信銀行推出“農機場景貸”,結合供應鏈金融優勢、物聯網技術,對農機設備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五融”協同
構建全鏈條立體化服務生態
中信銀行公司客戶部(普惠金融部/鄉村振興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中信集團“金融全牌照、實業廣覆蓋”的優勢,中信銀行近日創新推出了“五融”協同助力鄉村振興綜合服務體系,從“融資、融智、融產、融建、融銷”五個維度入手,立體化賦能鄉村振興,助力農業產業升級。
“融資”協同方面,中信銀行搭建了“股債貸投”綜合服務平臺,整合集團內金融資源,為涉農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服務。
“融智”協同方面,中信銀行聯合中信咨詢、中信證券等機構,發揮中信智庫資源優勢,為涉農企業提供規劃和咨詢服務。在福建某富民產業園項目中,中信銀行協同中信咨詢,從項目前期規劃入手,為產業園發展規劃提供建議。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積極協助產業園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促成 8.26億元投資款和5.3億元專項債的發行。同時,中信銀行作為銀團牽頭行,給予園區建設主體30億元銀團貸款額度,為產業園建設和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融產”協同旨在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中信銀行攜手隆平高科等農業領域企業,建立了“種源+技術+金融”生態圈。例如,某示范基地通過與隆平高科合作,為農戶提供優質種子,從源頭上保障品質。同時,中信銀行為該示范基地的建設和運營提供中長期信貸資金,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并帶動了當地糧食單產提升。
“融建”協同主要聚焦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信銀行聯合中信建設、中信咨詢等單位,為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提供“投建運”一體化服務。在某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中,中信銀行從項目前期咨詢規劃開始介入,與中信咨詢共同為產業園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和建設方案。在建設階段,中信銀行聯合中信建設,確保產業園建設質量和進度。同時,中信銀行為項目提供融資支持,解決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資金難題。在運營階段,中信銀行積極協助產業園開展招商引資工作,聯合中信農業、金石投資等,吸引眾多優質農業企業入駐園區,推動了農業產業集聚發展。
“融銷”協同致力于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中信銀行參與構建了“線上+線下”農產品流通網絡,通過中信易家等線上平臺以及中信大昌行等線下渠道,幫助各地農業企業和新農人群體推廣特色農產品。同時,中信銀行積極參與消費幫扶活動,全行共選派駐村干部82名,深入農村地區,了解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通過消費幫扶采購農產品近6000萬元,幫助脫貧地區銷售農產品720萬元,增加農民收入,推動了鄉村經濟的發展。
下一步,中信銀行將攜手中信集團各實業和金融子公司,發揮“五融”協同服務優勢,以科技為引領,以改革為動力,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和產品,推動金融資源與農業產業鏈的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中信力量。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