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4萬枚京產種蛋順利運抵新疆卡拉蘇口岸,并將經此出口至塔吉克斯坦,這也是北京地區出產的種蛋首次出口至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標志著中塔兩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農業合作領域的持續深化。
種蛋作為重要的農業種質資源,其出口質量直接影響著輸入國的家禽養殖水平和農業產業發展。近日,在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種雞基地,一箱箱由企業自主培育的優質種蛋在北京海關關員的監管下,被裝運到從北京平谷開往新疆喀什卡拉蘇口岸的專用車輛上。“塔方對種蛋質量的相關要求較為嚴格,而我們對塔方的政策法規和檢驗檢疫要求都不了解,出口過程一度遇到瓶頸。”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北京海關所屬平谷海關得知企業出口意向后,迅速派員對接,不僅幫企業整理了塔方進口政策法規及檢驗檢疫要求,還組織多次政策宣講和培訓為企業答疑解惑。
“飼料、飲水安全及養殖環境都需要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企業培育的種蛋符合國際標準和塔吉克斯坦的進口要求。”平谷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確保種蛋質量,關員多次到種蛋來源養殖場,對種蛋進行疫病動態監測,排查潛在疫病風險。
“與普通貨物相比,種蛋對環境和通關時間的要求較苛刻。”平谷海關查驗一科科長廖定為說,過長的存放時間會導致種蛋活力下降,從而降低孵化出健康雛雞的概率。平谷海關為這批種蛋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受理、監裝、出證,將企業出口通關時間壓縮30%,確保種蛋快速、安全抵達目的地。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