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印發。其中提到,到2027年,在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融合技術、多模態感知技術、高精度運動控制技術、靈巧操作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過百億企業10家以上、營收超十億企業20家以上,實現十億級應用場景落地50個以上,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相關企業超過1200家。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矩陣,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創新團隊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產業生態,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中信證券指出,人形機器人板塊發展趨勢確定,2025年放量較為明確,有望迎來新一輪密集催化期;且泛AI應用的行情主線仍將延續,資本開支競賽背景下,機器人或為最好的分支賽道;堅定看好板塊后續機會,繼續推薦。建議關注以下五條主線:1)特斯拉產業鏈;2)華為及川渝產業鏈;3)英偉達相關產業鏈;4)國內軍用及特種機器人產業鏈;5)國內其他產業鏈相關及競爭格局較好的公司。
國信證券認為,當前人形機器人仍處于“從0到1”的階段,2025年或為量產元年,長期方向確定、空間廣闊,綜合考慮價值量、卡位及確定性,建議重點關注:1)減速器環節:重點推薦綠的諧波、國茂股份;2)絲杠環節:重點推薦綠的諧波、恒立液壓、震裕科技;3)電機環節:重點關注兆威機電、雷賽智能、偉創電氣、步科股份等;4)靈巧手環節:重點推薦兆威機電;5)其他標的:重點推薦匯川技術、中堅科技、德馬科技、永創智能、金帝股份、國機精工、東華測試等。
(稿件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