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養海蠣子既能創造收入,也能為碳中和作貢獻,還能作為抵押物跟你們銀行申請到貸款,真是一舉三得呀!”在順利獲得貸款后,山東煙臺長島縣長山海珍品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經理說。
近日,煙臺銀行長島支行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部署,成功為長島縣長山海珍品有限責任公司提供了首筆綠色金融產品“海洋碳匯貸”。此舉有效解決了企業的緊急資金需求,以創新金融服務贏得企業認可。
長島縣長山海珍品有限責任公司養殖場工人正在整理養殖網。
長山海珍品有限責任公司是長島縣北長山鄉的一家牡蠣養殖企業,除經營養殖外還從事海產品的批發業務。每年冬季都是投放牡蠣苗的節點之一,由于該企業受經營周期影響,在采購牡蠣苗時出現了資金短缺。這不僅會影響牡蠣苗的及時投放,也可能對后續養殖活動造成不利影響。
煙臺銀行長島支行在得知企業需求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調研。
“牡蠣在生長過程中,能夠將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固定合成牡蠣殼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碳匯作用明顯。考慮到企業擔保不足的情況,我們深挖企業社會經濟價值,以牡蠣養殖碳匯為切入點,設計了創新金融產品‘海洋碳匯貸’。”煙臺銀行長島支行對公客戶經理表示。
“海洋碳匯貸”是根據海洋碳匯核算評估,以每畝海區牡蠣實際養殖產量每年產生的固碳量,再參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價格,測算出碳匯價值,以其碳匯價值的遠期收益作為押品,通過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征信平臺進行質押登記和公示,以滿足相關企業融資需求的綠色金融創新產品。
根據自然碳匯研究院(青島)有限公司出具的碳匯核算報告,該企業牡蠣養殖碳匯總量20979.4噸二氧化碳當量,可實現經濟價值340.29萬元。以此為基礎,煙臺銀行長島支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利用“海洋碳匯貸”成功為企業發放100萬元貸款。
當下,隨著煙臺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建設的加快推進,煙臺海洋牧場建設勇創新高,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依托區位特點和生態優勢,煙臺銀行將以海洋小微經營主體融資需求為切入點,推動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的協同發展。“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海洋碳匯貸’將助力更多養殖企業解決資金難題。”煙臺銀行產品研發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隨著金融服務的邊界不斷拓展,煙臺銀行將增加綠色普惠信貸產品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除“海洋碳匯貸”之外,陸續推動“扇貝養殖貸”“GEP生態價值貸”等產品落地,為煙臺市藍色經濟尤其是第一產業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