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人口眾多,蔬菜需求十分旺盛。農業銀行廣西南寧分行聚焦南寧市民“菜籃子”,為蔬菜產業集群客戶提供高效服務,大力支持蔬菜產業穩產保供,助力南寧擦亮“桂字號”蔬菜品牌。
推動“菜園子”智能升級
晟發現代設施蔬菜生產基地是南寧農業產業提升的重要工程,也是高標準生態康養農業區。2024年年初,南寧分行了解到該基地的融資需求后,立即組織客戶經理實地走訪,并在2024年4月瓜果蔬菜供應的關鍵節點前,成功為該基地投放首筆3032萬元貸款。
“基地的智能大棚里,蔬菜植株依靠智能灌溉系統、自動補光和智能溫控技術茁壯成長。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我們實現了精準種植、病蟲害智能防控及水肥一體化管理。”據廣西南寧晟發設施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珺介紹,該基地目前已建成設施蔬菜大棚65個,全部投產后,蔬菜年產量可達1400噸。
這是南寧分行以優質金融服務助力廣西打造綠色優質生態蔬菜供應地的一個縮影。2024年,該行及時跟進南寧市設施農業項目建設情況,支持蔬菜產業規模化、現代化、智能化發展。截至2024年年末,該行累計投放設施農業貸款2.71億元,為南寧市蔬菜產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
“產得出”更要“賣得好”
近年來,廣西積極開展“桂菜出鄉”等系列活動,蔬菜產業蓬勃發展,廣西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秋冬菜生產基地和重要的“南菜北運”“西菜東運”基地。
從優勢產業到富民產業,從豐收到增收,銷售是關鍵變量。南寧分行不僅聚焦種植環節,還創新普惠小微金融服務,著力激發菜商經營活力。
黎上林在廣西金橋國際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蔬菜店逾4年,主要經營各類新鮮蔬菜的零售和批發。前不久,南寧分行客戶經理在走訪中了解到黎上林有擴大經營規模的想法,但因資金不足一直無法實現,便向其介紹了額度高、利息低、純信用的“助業快e貸”,解決了其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黎上林表示:“今年我的生意規模擴大了,蔬菜經營品種也增多了,每個月的交易額提升了十幾萬元。”
助力農民走上致富路
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是傳統農業大鎮,主要種植生姜、南瓜、茄子、冬瓜等蔬菜。近年來,壇洛鎮通過推廣冬瓜種植,帶領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致富路。
壇洛鎮上正村冬瓜種植大戶黃寶強是當地的致富能人。今年,他種植了450畝冬瓜,人工、種苗、地膜材料等總投入超150萬元。這批冬瓜在4月中旬可集中上市,主要銷往北京、哈爾濱等北方城市。“想要好收成,前期的投入還是挺大的。我有50萬元的資金缺口,是農行為我解決的。”黃寶強說。
蔬菜種植產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滋潤。南寧分行主動與壇洛鎮政府開展合作,通過“惠農e貸+信用村”的模式,讓種植戶依托村委會和自身信用即可獲得農行的貸款支持。辦貸申請、貸款審批、用款還款全流程線上化,實現了“讓百姓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有效滿足了種植戶支付土地租金、購買設備設施、采購生產農資等方面的資金需求。
“農行給我們村整體授信1400萬元,村民不需要抵押和擔保,就可以獲得貸款支持。”壇洛鎮上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毓平說,過去,村里蔬菜種植戶缺乏資金支持,導致蔬菜生產投入不足、規模基礎差,對蔬菜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應對能力也較弱。現在,農行采用“惠農e貸+信用村”的模式,把上正村的種植資源優勢轉化成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讓廣大農民嘗到了優質農產品帶來的幸福味道。
來源:中國城鄉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