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來臨之際,北京分行工作人員走進市場,為客戶送上暖心的金融服務。王賀/攝
□記者 張嘉怡 通訊員 盧少童
人間煙火處,年味漸濃時。有滋有味的春節儀式感從置辦年貨開始。不大的后備箱里塞滿了各種尺寸的包裝食品,考驗著每一位“年貨負責人”的收納藝術;小小的露營車、小推車各顯神通,“整理大師”們需要充分挖掘利用每一寸空間。
冒尖的包裹里藏不住的不只是新鮮欲滴的果蔬,更是滿滿的紅火年味......連日來,市民在北京新發地市場滿載而歸,“現場看、現場買,邊逛邊買才親切,這才是城市的煙火氣。”商戶們忙不停地補貨上架、展碼收款,向前來購物的市民熱情介紹著新到的貨物。
來自全國各地的水果蔬菜、肉禽海鮮等名優特新產品薈萃,讓廣大市民品嘗新鮮、惠享生活。購銷兩旺的市場一頭連著商戶的用心經營,一頭連著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的金融送暖,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讓“老牌”農貿市場里的小微涉農業主感受到了溫暖與幸福的味道。
“我們小本買賣,貨物周轉資金鏈不能斷,里外都是我一個人張羅,金融的事情實在是不懂,也沒有時間弄。我第一個對公賬戶和第一筆貸款都是工商銀行上門為我辦的。”劉君(化名)回想起和北京分行合作的過往點滴還是倍感暖心。
新發地市場有商戶3500多家,吸納上萬名就業人員,成為無數新農人就業、創業、致富的搖籃。“90后”劉君就是其中一員,十年前他來到北京闖蕩,很快就看到了電商市場異軍突起、中農產品流通的機遇,率先在新發地市場試水電商農產品供應鏈業務,掙下了第一桶金。隨著經營規模擴大,劉君的資金壓力也隨之增長。
工行服務團隊的客戶經理小竇在日常走訪市場的過程中,了解到劉君的經營資金需求,他專門組織信貸人員上門收集貸款材料,在得知劉君是首次貸款后,還帶他去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辦理了首貸登記。
回到行里,小竇會同行內信貸條線進行審議后,第一時間為劉君制定了融資方案,采用北京分行涉農特色場景“農保e貸”,靈活認可企業實際經營人微信、支付寶流水,無需抵押、利率低、期限長,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創業期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需求。不到一周時間,就為劉君辦下來第一筆100萬元的經營性貸款。
“有了這筆貸款,生意就能轉起來,我才敢接下更多電商平臺的供應單。得虧工行客戶經理老幫我想著,第二年我還收到了政府的首貸補貼。”劉君對記者說道,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國家幫扶政策和工行普惠金融服務的雙重溫暖。
現在,劉君承攬了多家農產品電商平臺的蔬菜水果供應,年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帶動河北、山東多個種植基地農戶走上了致富新路。新的一年,在工行按揭貸款的支持下,劉君終于在北京安了家。他把女兒從老家接了過來,準備一家人共同迎接新春的到來。
劉君身上凝聚著新發地市場千百商戶的縮影,據了解,有著京城“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美譽的新發地市場承擔著全市90%以上的農產品供應,與市民民生需求緊密相連。隨著城市規劃調整和消費需求升級,新發地持續開展“內升外擴”的轉型升級,市場管理方也面臨著較大的經營資金壓力。
得知情況后,北京分行及時為新發地市場辦理了大額流動資金貸款,解決了企業經營的燃眉之急。
在資金支持的同時,金融科技也為現代化農批市場建設貢獻了一臂之力。早在2021年,北京分行就率先與新發地市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自動化、線上化、數字化、一體化的園區金融管理方案。針對新發地市場傳統門衛收費效率低的問題,北京分行積極發揮金融科技優勢,搭建市場智慧入門管理場景,并且接入工行e支付系統,成為新發地市場出入門系統獨家服務商。
據了解,雙方合作至今已經超15年,該行連續多年為新發地市場提供經營流動資金,成為新發地市場智慧化、現代化轉型升級背后最大的底氣。
民以食為天,一蔬一飯事關千家萬戶。2024年,北京分行為全市十余個重點農批市場指定專屬服務團隊,打造了集結算、存貸款、市場管理等方面的綜合化服務方案,全力支持首都農產品安全穩定供給,通過促消費惠民生,通過助創業賦能消費經濟。截至2024年末,該行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突破100億元,服務小微涉農客戶超5000戶,普惠春風“貸”動市場欣欣向榮,共同迎接“火熱”新春。(來源:城市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