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格局持續演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外貿發展態勢備受矚目。上半年,我國外貿運行呈現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彰顯出我國外貿在繁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所具備的強大韌性與巨大潛力。分析認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針對外貿領域做出的決策部署為我國外貿的未來發展明確了路徑與方向,注入了新的發展動能。展望未來,我國外貿有望進一步拓展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上半年外貿在多重挑戰下穩中有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貿易強國建設穩步邁進。在世界經濟復蘇疲軟、地區沖突持續加劇、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速遲緩的背景下,我國外貿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韌性和充沛的市場活力,外貿結構不斷優化、貿易規模再創新高。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1.17萬億元,同比增長6.1%,歷史同期首次超過21萬億元,其中二季度增長7.4%,較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別提高2.5個和5.7個百分點,外貿運行穩中有進,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
商務部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偉指出,上半年我國外貿運行呈現諸多亮點:一是貿易規模創新高,外貿發展基本面持續向好。二是貿易伙伴趨于多元化。我國對東盟、美國、韓國貿易進出口持續快速增長,東盟已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今年以來出臺的保通保暢、財稅金融支持、鼓勵新業態發展等穩外貿政策,激發了外貿發展動能。四是“新三樣”增速亮眼。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等綠色低碳產品出口增速實現跨越式增長,跨境電商進出口也實現近兩位數增長,成為我國外貿增長新的動力來源。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提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出“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積極應對貿易數字化、綠色化趨勢”“創新提升服務貿易”等多項部署。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表示,這些部署既強調制度創新,又注重開放的全面性,既有對數字貿易等新業態新趨勢的關注,也有建設傳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支持傳統貿易的舉措;統籌發展與安全,提出健全貿易風險防控機制,完善出口管制體系和貿易救濟制度,彰顯了外貿領域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加強協同創新機制護航外貿穩步發展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李詠箑表示,將努力營造穩定、可預期的貿易政策環境,加力培育外貿新動能,提升外貿綜合競爭力。下一步,將持續推進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研究出臺綠色貿易發展專項政策,逐步建立健全綠色貿易支撐保障體系;支持地方、企業探索貿易全鏈條數字化的實現路徑,引導外貿主體更加主動地進行數字化轉型,完善貿易數字化制度體系;繼續發揮好進博會、消博會以及廣交會進口展等平臺作用,推進與有關國家和地區自貿協定談判進程,支持擴大更多優質產品進口。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將持續落實好各項穩外貿政策措施,推動拓展中間品貿易,助力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擴大進口,支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著力鞏固外貿向好態勢。同時,將密切跟蹤形勢變化,加強數據監測分析,做好新一輪通關政策儲備和供給,助力企業減負降本,全力服務外貿質升量穩。
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需要各部門積極行動起來,出臺并落實以改革促開放的政策措施,將深化改革與擴大開放相結合,加強政策協同,創新監管機制,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更優、活力更強、空間更大,切實護航外貿穩步發展。
鄭偉認為,首先,強化政策協同至關重要。《決定》提出“強化貿易政策與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其目的在于構建貿易強國所需的制度支撐和政策支持體系。其次,促進內外貿一體化迫在眉睫。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加快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刻不容緩,此舉有助于推動國內外市場更好聯通,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其三,創新監管機制意義重大。數字經濟時代,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持續推進通關、稅務、外匯等監管創新,將為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提供有利的制度環境。其四,繼續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讓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更好惠及當地發展。
開放新布局下外貿發展將更具強勁動力
中國開放的大門必將越來越大,開放范圍越來越寬,開放水平越來越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有關深化外貿體制改革的部署,充分體現了中國進一步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念和決心,為我國外貿長遠發展注入了磅礴動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張茉楠認為,盡管外貿高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在制造業領域的強大優勢依然支撐中國貿易的相對穩定和強大韌性。近年來中國的外貿及制造業發展仍在沿著產業鏈不斷向上攀升,未來的外貿增長將更強調質量,更注重結構性增長。
鄭偉分析稱,我國外貿將呈現六方面發展態勢:一是將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通過深入推進外貿體制改革,實現更廣泛的國際合作以及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二是制度型開放水平將穩步提升,我國將在多個方面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實現對接。三是數字貿易和綠色貿易將成為新的增長極,也將成為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推動力量。四是服務貿易擴大開放將穩步推進。通過創新并提升服務貿易發展水平,我國服務業國際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五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持續向縱深發展。一批重大標志性工程將逐漸落地,在顯著增強我國與共建國家和地區合作粘性的同時,也將不斷造福當地民眾,提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六是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我國將更加踴躍地參與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在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中發出更響亮的中國聲音。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員金瑞庭表示,新的市場需求、新的投資機會、新的合作項目將會持續、大量涌現,中國不僅將為包括外貿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而且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注入更多強大動力。
(來源:新華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