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4-08-16 16:25:57 作者:韓曉寧 余蕊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加強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能源、稅收、金融、減災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臺建設。完善陸海天網一體化布局,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11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豐碩成果,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如今,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推進規則標準“軟聯通”、基礎設施“硬聯通”、各國人民“心相通”,扎實落實八項行動,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未來,隨著機制的不斷完善,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同時,將為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

以規則標準“軟聯通”為著力點,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推動制度型開放的著力點在于規則標準“軟聯通”。11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亞歐大陸延伸至非洲、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舉辦3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立了20多個專業領域多邊合作平臺。截至2023年10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已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中國與2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21個自貿協定,與65個國家標準化機構以及國際和區域組織簽署107份標準化合作文件,與112個國家和地區簽署避免雙重征稅協定。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趙磊發表署名文章指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制度型開放。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認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就是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決定》提出“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這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關鍵著力點之一,十分必要又切實可行。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教授王進在署名文章中表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加強與各國和國際組織之間的規則標準對接,關鍵在于提高“軟聯通”的質量,及時將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形成的新經驗落實到規則層面,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更長期有效的保障,與共建國家構建起符合發展中國家利益、契合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要求的規則體系。

完善國際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已有平臺作用,推動建立適合共建國家需求特點的技術、標準和規則,加強多邊合作平臺建設、新型多邊治理機制建設,深化拓展務實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義桅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倡導的互聯互通理念、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意識,將推動地區合作進入新的層次和新的高度,并將強化多邊合作機制,更好地發揮機制平臺的作用。

以“硬聯通”提質升級為方向,健全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機制

《決定》提出“完善陸海天網一體化布局,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

共建“一帶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為基本架構,形成“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的互聯互通格局。截至目前,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4個城市,連接11個亞洲國家100多個城市,累計開行超9萬列;中國已與104個共建國家簽署雙邊航空運輸協定,與57個共建國家實現空中直航。一個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托舉起當地民眾繁榮發展的夢想,也為全球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披差翁帕迪表示,共建“一帶一路”讓世界實現了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讓東盟國家擁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雅萬高鐵、中老鐵路、金港高速等項目,讓共建國家與中國攜手共赴繁榮。

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大學“中國-維拉克魯斯研究中心”主任阿尼瓦爾·索特萊認為,中國與全球南方國家開展“一帶一路”項目合作,許多最初看似難以實現的項目已成為現實,基礎設施投資對人民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從雅萬高鐵到中巴經濟走廊,“一帶一路”項目助力全球南方國家連接世界,走上脫貧致富“快速路”。

“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風險增多。《決定》提出“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不斷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安全保障,維護海外公民、機構和項目安全。”

健全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機制,為實現“硬聯通”提質升級護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張茉楠指出,企業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開展國際投資合作,提升項目的合作水平,同時應加強風險評估和防范工作。相關協會、智庫等機構應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多咨詢和指引,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依法維護企業的各項權益。

以“心聯通”深入人心為目標,深化國際傳播機制改革創新

“國際話語體系中有一套偏向西方的敘事,這種敘事在我看來是不準確的。”南非獨立在線新聞網站主編蘭切·威滕去年在第六屆金磚國家媒體高端論壇上如是說。

《決定》提出“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國際傳播體制機制,加強資源整合和力量統籌,構建和完善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以真正“更有效力”地應對復雜嚴峻的國際輿論斗爭,講好共建“一帶一路”故事,更好地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要以小切口展現民心相通。中國參與的“魯班工坊”“光明行”、菌草技術等小而美民生項目切實改善了當地民眾的生活,受到廣泛歡迎,參與其中的中資企業多年來為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發展而努力。要關注項目建設背后的建設者故事,持續報道小而美民生項目給當地帶來的積極影響,描繪共建“一帶一路”是“發展帶”和“幸福路”的底色。張茉楠認為,小而美項目上需要跟當地民眾打交道,要發揮民間作用,建設成為真正深入人心的工程。

要創新話語體系表達。需要通過精細設計和系統工作去增進互信,著力建立智庫、媒體、教育等領域的多層次多元化交流機制。張茉楠指出,要注重“內外有別”,加強“換位思考”,在融通中外的基礎上堅持“一地一策”,宣傳共性,增強其對中華文明的親近感。

要擴大國際人文交流。最近,不少外國博主將鏡頭對準中國大街小巷,創作的“China Travel”主題視頻在國內外社交平臺上爆火,講述的“中國故事”平凡而又真實可感,成為中國形象海外傳播的“加分項”。《決定》提出“擴大自主開放,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業內人士認為,實施單方面免簽入境政策,可鼓勵更多國外普通民眾來華感受真實的中國,擴大中外人員交流,壯大知華友華力量,粉碎不實謠言,促進民間交往。

(來源:新華絲路)

責任編輯:劉明月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