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安康訊(記者 周庭)8月2日,安康市舉行2024年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安康市行政審批局、市政府采購中心相關負責同志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
據介紹,今年以來,安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財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中省市有關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在年初就確定了深入實施經營主體培育、三集中三到位、提升行政審批效能、高效辦成一件事、“項目管家”協同審批等“10大任務”,以行政審批服務提質增效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為安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優質營商環境、貢獻“審批”力量。
把“社情民意”作為工作重點,凝聚合力、狠抓落實,急難愁盼有效破解。安康市政府印發《安康市推進跨層級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推出首批49項高頻服務事項“全市通辦、就近能辦、異地可辦”的政務服務新模式,切實解決企業群眾市域內辦事“多頭跑”“折返跑”等問題,改造升級“自助服務區”,實現購電購氣、提供完稅證明、發票代開、自助蓋章等業務24小時“隨時辦”。常態化開展12345熱線市(縣局)長接話活動,截至目前,共開展接話活動20期,接聽群眾來電361件,形成工單274件,辦結258件,滿意率96.08%。
把“政民互動”作為橋梁紐帶,豐富形式、精心組織,建言資政提升效能。安康市政府印發《開展“坐窗口、走流程、跟執法、優服務”“政務服務體驗員”活動實施方案》,進駐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以“工作人員、企業群眾、審批人員、部門領導”四重身份,定期為政務服務工作體檢把脈,截至目前,共開展活動6期,收集意見28條,已基本整改到位。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營商環境監督員、企業家、新聞工作者,組建“政務服務體驗員”隊伍,通過建立進大廳“看、問、提、議、評”的互動機制,現場解決問題,優化政務環境。
安康市、縣區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在市財政局的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要求,實施了一系列舉措,有效發揮財政金融協同效應,優化營商融資辦事環境。該市在全省率先構建了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省再擔保公司-市財信擔保公司-縣區分公司四級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融資擔保服務能力不斷提升。今年上半年,為548戶企業719 個項目提供擔保貸款28.05億元;目前,在保企業1366戶,在保金額63.07億元。減輕實體企業負擔,對于工業企業、單戶1000萬元(含)以下的小微、“三農”企業,按照1%擔保費率收取擔保費;對于符合條件的創業擔保貸款免收擔保費,均免收評審費和保證金。今年上半年,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2500余萬元。完善工作機制,持續鞏固“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六個一”工作法成效,要求擔保項目立項后15個工作日內完成評審,企業可以在擔保機構“一站式”辦理征信查詢、抵押登記、合同公證等手續,辦事效率不斷提高。
下一步,安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和市財政局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和聚焦市委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加快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的目標定位,錨定“七個突破提升”年度重點任務,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篤行不怠、力爭上游,不斷開創審批、財政新局面,推動全市行政審批服務和財政工作再上新臺階、再創新佳績,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做出“審批”和“財政”貢獻。
陜西日報、陜西廣播電視臺、城市金融報、安康日報等十余家省市媒體記者參加了發布會。發布會上,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范娟維,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胡瑩分別回答了城市金融報、陜西科技報記者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