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披露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4年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為28.52萬億元,上半年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413億元。
理財產品存續數量、規模同比雙增長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持續擴容。《報告》顯示,上半年共有209家機構累計新發了1.54萬只銀行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33.68萬億元。
截至6月末,全國270家機構的存續理財產品合計達4萬只,較年初增加0.49%,同比增加7.99%;存續規模為28.52萬億元,較年初增加6.43%,同比增加12.55%。
分機構來看,理財公司的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最多,存續產品數量有2.16萬只;存續規模達24.3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8.27%,同比增加17.71%,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5.29%。
銀行機構里,除城商行存續規模同比增長1.62%外,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產品類型仍以固收類產品為主。截至6月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 27.63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6.88%,較年初增加0.5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1.73個百分點。
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413億元
理財市場穩步擴容的同時,理財投資者數量也保持增長態勢。
《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22億個,較年初增長6.65%,同比增長17.18%。
具體來看,目前理財市場仍以個人投資者為主,上半年數量新增738.88萬個,6月末數量為1.2億個,占比達98.74%;機構投資者數量上半年新增18.85萬個,6月末數量為153.45萬個,占比為1.26%。
從收益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穩健,平均收益率為2.80%。
同時,繼2023年為投資者創收6981億元后,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413億元,同比增長3.11%。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727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2686億元。
支持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約達20萬億元
《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理財產品投資資產合計為30.56萬億元,同比增長10.32%。理財產品資產配置以固收類為主,前三大資產分別為債券類、現金及銀行存款類、同業存單類,配置資金占比分別為43.8%、25.3%、11.8%。
《報告》指出,理財產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充分發揮資金優化配置功能,通過多種途徑實現資金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對接。
截至6月末,銀行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債券、非標準化債權、未上市股權等資產,支持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約達20萬億元。理財資金投向綠色債券規模超2700億元,投向“一帶一路”、區域發展、扶貧紓困等專項債券規模超1000億元,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超4.3萬億元。
(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