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之后,“存款搬家”的趨勢有所加強。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表示,今年以來理財市場明顯好轉,一些短期靈活型理財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理財產品倒是越來越好賣了”,某銀行理財經理表示,近幾個月來,投資者信心逐漸恢復,前來網點咨詢或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戶明顯增多,甚至超過了預期。
自2024年初以來,理財產品展現出驚人的增長勢頭,不僅存續產品數量穩步增加,存續規模亦呈現出顯著的擴張趨勢,逼近30萬億元大關。
據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理財產品存續產品總量和存續規模都在穩步增長。存續產品總量從3月的41052款增加到6月的41471款,增加了419款。存續規模也從3月的26.20萬億元增加到了6月的29.29萬億元。
部分銀行理財收益確實表現亮眼。據平安理財披露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封閉式固定收益類產品近三月、近半年和近一年收益率分別為1.36%、2.64%和5.08%,同期理財公司近三月、近半年和近一年平均收益率分別為0.92%、1.85%和3.39%。
尤其是自2023年底起,平安理財推出了含權的旗艦產品——“星辰添利”系列,其一年定開的三只產品均在近半年內陸續成立,成立至今年化收益率均超過4%且最大回撤僅為0.1%。
平安理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展望下半年,理財市場的存續規模有望穩中有升,受到債市利率降低、底層高收益的資產減少、票息資產仍然稀缺等因素的影響,下半年理財市場的收益率或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銀行理財憑借其穩定性和收益性,仍然具有較大吸引力,尤其在低風險偏好投資者中受到歡迎。
“理論上利好理財市場和資本市場。”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各類資管產品收益率以及存款利率持續下降的情況下,投資者應盡快調整好投資心態,降低對投資收益的預期。總體而言,投資者應平衡好風險和收益的關系,來綜合進行資產配置。投資者如果追求穩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適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以及國債等產品。
(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