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24重慶國際車展接近尾聲,但展館內依然人山人海,氣氛熱烈。
自6月7日舉辦以來,車展迎來數以萬計的觀眾,據了解,其中不乏許多專程從海外前來的汽車經銷商和新能源汽車愛好者。
車展開拓海外市場新路徑
“我太喜歡這個車展了!”6月11日,重慶國博中心N8館,來自迪拜的穆罕默德奧繆爾正在一輛深藍G318展車面前徘徊,作為一名海外汽車經銷商,重慶車展讓他的車輛訂購單上又增加了好長一串車型。目前,穆罕默德奧繆爾已經代表公司和國內幾家汽車品牌簽訂了合作協議。
來自墨西哥的Sergio前幾天才逛完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便立即馬不停蹄地來參加重慶國際車展。重慶車展上有幾款全新的車型發布,他一款新車都不想錯過。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迭代速度太快,快到讓人難以想象。”Sergio是一家汽車自媒體創始人,近幾年來一直高度關注中國汽車產業的變化。在他看來,中國汽車正在展現技術和設計上的引領性,體現在產品層面,就是有許多汽車“新物種”出現。
“例如長安啟源E07,既能當皮卡,又能當SUV。還有極氪MIX,可以實現前排座椅翻轉,實現了車內空間的革命性創新。”Sergio感嘆道,其實過往有一些國際品牌,也會不時推出一些在設計上有顛覆性的概念車,但真正量產的寥寥無幾。只有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能夠想到就做到。
在來自馬來西亞的汽車經銷商Payten看來,新能源汽車意味著新的市場機會?!拔覀冊谥貞c車展上看到了許多新的產品,它們有著全新的功能和定位,這能夠在燃油車市場之外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p>
“本次車展是探索新的商業路徑和合作的絕佳機會?!蹦鞲缰袊虡I科技商會會長Victor M.Mendez表示,展會為全球汽車行業提供了交流思想、技術和機遇的重要平臺,不僅體現了中國汽車工業的成長和創新,也象征著中國和墨西哥之間商業和技術聯系的加強,期待中國引領汽車行業向電氣化、人工智能和可持續發展轉型取得更多重大進展。
本地化策略應對歐美市場挑戰
一方面,越來越多海外“粉絲”開始青睞中國汽車;另一方面,在歐盟反補貼調查及美國加征關稅背景下,如何穩健地進入全球市場,也是對中國汽車的一大考驗。在重慶車展上,眾多業內人士對此展開了熱烈討論。
美國迪克森律師事務所電動汽車法律咨詢委員會負責人馬克漢介紹,美國和歐盟在擁抱電動化轉型的同時,也在制定政策以阻止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
“美國汽車銷量占全球總量的18%,但只有10%在本土制造,剩余來自于日本或者德國進口,或是由墨西哥制造?!鄙虾V\拓商務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Bill Russo指出,本地化生產比重太低是美國政府對中國汽車加征關稅的原因,而中國的解決方案也恰在于此,中國企業或可考慮將一部分供應鏈布局到當地。
雖然中國汽車出口歐美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在哈德森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葉子青看來,抓住新機遇、采取新戰法,中國汽車出口前景依然廣闊。
“改變企業的經營觀念,掌握底層核心能力,平衡短期效應和長期國際效益的關系,才能形成新的打法?!比~子青說,中國企業在海外要做到人才屬地化、研發屬地化、生產屬地化、渠道建設以及運營屬地化,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全球化品牌。
打破“內卷”抱團出海
打鐵還需自身硬,面臨復雜的國際市場形勢,中國汽車產業應該怎樣提升“內功”,助推自身在海外行穩致遠?
“中國市場的‘內卷’已經影響到多方利益?!彬v訊煙臺新工科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徐永龍則一針見血地表示,中國汽車企業必須結束“內卷”才能更好地面向全球。
徐永龍說,“內卷”可能嚴重影響產品和服務質量、節能減排、員工福利、研發投入和創新能力,并導致售后服務成本加大。
他建議有關部門出臺相應政策,除了抑制龍頭企業和地方政府招商“內卷”,也可以學習德國政府制定法律,抑制汽車行業打價格戰,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奇瑞國際公司總經理助理束學明表示,車企進入每個海外市場前,都要做完整的市場調研,包括用戶調研、產品調研、適應性調研。“在氣候、環境、路況等方面,海外市場與中國市場都有非常大的差異,如果沒有獨立的產品規劃,中國汽車產品在海外的適應會非常慢?!?/p>
哪吒汽車副總裁、海外事業部總裁周江指出,中國汽車品牌的產品和技術在海外市場應該與中國市場同步。
“目前,汽車市場年輕化正成為全球趨勢,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就要把時尚、運動、環保、智能等標簽體現在技術和產品上。”周江說,中國汽車出海應該是產業鏈系統出海,如上游零部件企業、下游服務領域、傳播領域等整個產業鏈都需要抱團出海。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