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是貫徹落實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的重要舉措,是破解當前房地產企業融資困境的有力抓手,是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的有效手段,也是完善房地產項目管理的重大創新。
自2024年1月份該項工作部署以來,工行山東省分行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開辟業務辦理綠色通道,發揮前中后臺協同優勢,以全方位、多維度、高效率的金融服務,有效滿足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截至2024年5月末,工行山東省分行參選“白名單”項目60個,審批貸款金額超210億元,累計實現貸款投放超68億元,“白名單”項目數、審批金額和累計投放額均居省內同業首位,為山東區域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注入了澎湃的金融動能。
堅持高標引領 成立專項工作小組
房地產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工行山東省分行深刻認識房地產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把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工作作為全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一把手工程來抓。在監管部門協調機制推動會后,工行山東省分行第一時間進行部署傳達,并在省行層面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由省行行長擔任組長,省行負責前中后臺的行領導擔任副組長,統籌推動全行房地產融資各項工作開展。
在上下聯動、壓茬推進的政策執行力的傳導下,轄內分支機構層層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主動與各級協調機制對接,及時著手項目報批工作,對符合住建部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5+5”原則條件的項目做到“應貸盡貸””能進盡進”,全力推動融資協調機制落地顯效。
在山東濟南,工行濟南分行積極調整工作思路,由被動接受推送項目清單,變為主動靠前服務清單內房地產項目,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將符合條件的項目推薦納入協調機制項目名單,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題。該行的相關經驗做法得到當地協調機制小組的充分認可,被作為典型案例推薦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優化工作流程 開辟業務辦理綠色通道
協調機制要切實發揮作用,房地產項目能夠進入“白名單”僅是第一步,推動融資落地見效是關鍵。
工行山東省分行轉變工作思路,開辟綠色通道,通過采用免于預審、“評審合一”、盡調和評審聯合作業等模式,縮短業務辦理時限,提高審批效率,“白名單”項目辦理時限較該行業務平均時限縮短60%以上。
在山東聊城,工商銀行發放了全省首批首筆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貸款。聊城某住宅項目作為“白名單”項目推送給工商銀行后,工行聊城分行迅速開展現場勘察,積極與當地協調機制、項目主體等共同磋商,省分行聯動研討融資方案,推動快速審批,貸款批復后3個工作日便實現5920萬元貸款資金投放到位,保障了該項目正常開發建設。
▲圖為工行山東省分行信貸支持的“白名單”項目建設實景
加快落地見效 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立足于城市,針對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是實現金融和房地產良性循環、改善市場預期的重要舉措和有力保障。工行山東省分行按照“優質區域、優質企業、優質項目”三優原則擇優而貸,發揮前中后臺協同優勢,確保項目審批落地率可達100%。在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支持下,一些房地產開發項目順利推進。
在山東德州,當地某住宅項目總投資4.5億元,定位為改善型住宅,積極滿足當地群眾對優質住房的期待。工行德州分行及時與企業聯系對接,為其量身定制融資方案,突破原有行業信貸政策,順利為該項目批復貸款1.53億元。
在山東菏澤,工行菏澤分行確認白名單項目11個,對接融資需求32.2億元,目前已經全部完成審批,累計投放6.71億元。審批項目數量、審批金額、投放金額均居當地同業首位。
近日召開的全國切實做好保交房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壓實地方政府、房地產企業、金融機構各方責任,加強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再貸款政策等作用,加強對城市和房地產企業的指導支持,有力有序有效推進保交房各項工作。下一步,工行山東省分行將持續發揮國有大行引領作用和“頭雁”效應,進一步完善房地產領域“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加大資源保障力度,提高貸款審批效率,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貢獻“工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