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曾表示,2023年標志著中國向世界重新開放,2024年將是鞏固和擴大全球旅游業的一年。
在旅游需求的延續下,攜程在2024年繼續享受著行業紅利。
5月21日,攜程集團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一季度攜程營收達到119億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26%,經調整EBITDA凈利潤40億元,同比增長43%。
從整體來看,旅游市場在2023年春節后開始復蘇,攜程今年一季度整體的表現延續了較好的增長勢頭,特別是旅游度假業務的增長。
具體到各項業務,攜程一季度住宿預訂業務營收為45億元,同比增長率29%;交通票務業務收入為50億元,同比增長為20%;旅游度假業務營收為8.83億元,同比增長129%,商旅管理業務收入為5.11億元,同比增長15%,由于一季度有元旦春節假期,體現在業績上商旅管理業務的增長則相對溫和。
成本方面,攜程一季度營業成本22億元,同比增長37%。
費用方面,一季度其產品研發費用為31億元,同比增長16%,主要由于研發人員相關費用的增加;銷售及營銷費用為23億元,同比增長32%;一般及行政費用為9.31億元,同比增長4%。營業費用合計63.52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了19.3%。
可以看到,其一季度營業成本營業成本37%的增速,甚至是超過了其總營收的增速。銷售及營銷費同比增長32%相較其他費用來說增長的速度也著實不低。隨著行業復蘇,攜程的經營活動重新增多,相關的成本也在快速增長。
此外,從規模來說攜程已是行業當中的當之無愧的龍頭,但并不是沒有面臨行業其他玩家的挑戰。
比如飛豬在近年來頻頻打出“補貼”的戰術,如飛豬在2022年、2023年暑期都曾推出過機票補貼,今年春節期間還推出大學生春運火車票補貼、阿聯酋入境游客的機票優惠,這些價格相關的舉措都會影響一些用戶對平臺的選擇,友商勢必會受到一些潛在的影響,如果進行跟進,則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自己的成本。
平臺競爭疊加國內酒旅需求增長相較初期復蘇階段趨緩,以及海外業務的前期投入,從財報中看,雖然增速不低,但從效果上來說攜程對銷售及營銷費的控制還不錯,23億元的費用要低于此前市場所預期的26億元,并且環比去年第四季度基本持平。
梁建章表示,旅游業仍是一個充滿韌性和希望的行業,在2024年有巨大的機遇和潛能。
剛剛過去不久的五一假期成為史上“最熱”的五一假期。據文旅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95億人次,出游總花費1668.9億元,均超2023年、2019年同期。
在財報后的業績電話會上,攜程集團管理層提到,2024年第一季度各細分市場的強勁復蘇令人鼓舞。進入二季度,即便是面臨高基數的挑戰下,平臺的旅游需求持續強勁,繼續推動各業務線增長。
在國內旅游需求旺盛的同時也顯示出幾個趨勢。一方面,消費者日益重視質量、體驗和情緒滿足,尤其年輕游客更加追求個性化和高質量的旅行體驗。據披露,攜程平臺上,1990年之后出生用戶占比達到55%。他們傾向于沉浸式體驗,將娛樂活動與旅行探索相結合。
另一方面,“銀發族”旅游需求不斷增長,正成為一個重要的細分市場。攜程的“銀發族”用戶占比達到10%。
從趨勢來看,隨著國內旅游行業整體的恢復,后續增長將逐步回歸常態,國際業務或將接棒成為攜程中長期增長的主要動力。
2024年出境游仍是推動中國旅游市場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此前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3-2024)》顯示,2023年,出境旅游人數超過8700萬人次,并預測2024年出境旅游人數為1.3億人次。
驅動力同樣也體現到了攜程的業績中,其財報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攜程的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同比增長超過100%。電話會上管理層也提到,在主要節假日期間,攜程平臺的出境酒店和機票預訂完全恢復至 2019 年水平。
隨著中國免簽“朋友圈”有序擴容,入境游市場加快復蘇,中國入境游的潛力進一步顯現。
以攜程舉例,其國際OTA平臺Trip.com的總收入在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約80%,電話會上管理層還披露,平臺的入境旅游預訂量同比增長超4倍,其中來自新加坡的入境游客人數激增10倍,馬來西亞增長9倍,法國、西班牙和泰國均有4倍增長。
行業整體復蘇以及過去一年業績的持續增長也為攜程的股價帶來了支撐,昨日(5月20日)攜程港股盤中一度達到452.2港元,這也是攜程自港股上市以來股價的最高點,年初至今漲幅超過了60%。
今日港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今日收盤恒生指數下跌2.12%、恒生科技指數下跌3.74%、國企指出下跌2.07%。剛剛發布完財報的攜程則表現得相對堅挺,收盤報440港元/股,上漲0.86%,總市值3008億港元。
(來源: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