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披露2024年3月跨境理財通業務情況,這也是新版“跨境理財通”實施后的首個完整月。
根據披露的數據,當月,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新增24288人,新增人數較2月份(新增2391人)環比大幅增長了9.16倍,單月新開戶人數創新高。
試點銀行積極布局
2月26日,新版“跨境理財通”正式實施。相比過去的1.0版,新版“跨境理財通”不僅降低了投資者準入條件、提高了個人投資者額度,同時還拓寬了業務試點范圍,更好滿足大灣區居民多樣化投資需求。
試點銀行積極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尤其是對于港澳銀行來說,這是一個搶占大灣區業務“高地”的重大機遇。
匯豐中國副行長兼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表示,在新版實施細則落地后,匯豐全面升級了“跨境理財通”服務,目前匯豐共可為南北向投資者提供約250個涵蓋低至中高風險的產品,同時也加強了基金組合的選擇,為客戶提供逾100個投資國際及亞洲市場的基金,協助南向投資者實現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及國際化。
同時,陳慶耀也表示,“跨境理財通”的啟動進一步加快了匯豐整合粵港兩地產品和服務資源的步伐,并推動銀行與集團的證券、資管等機構以及外部合作伙伴更緊密的聯動,以綜合銀行服務客戶。
星展銀行(香港)是第一批推出“跨境理財通”的銀行,也是首家在“跨境理財通”計劃下擁有三家“南向通”合作伙伴的銀行。
星展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版“跨境理財通”下,星展銀行為南向通投資者提供超過220種理財產品,包括逾160只基金、50只債券產品和11種不同貨幣的存款產品,其中新增的基金及債券產品數目超過100只。
“除了傳統的定期存款,我們新增了更多收益型產品,例如債券,年限在10年以內,收益率范圍通常在4%至5.5%之間。另外,我們還有存款證產品可供選擇,這類產品通常具有較低的風險,并提供一定的收益保證,十分適合那些尋求相對穩定收益的投資者。”該負責人說。
內地投資者人數反超港澳投資者
截至3月底,新版“跨境理財通”滿月,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披露的數據,當月,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新增24288人。
新增的人數主要體現在南向通上。數據顯示,當月,港澳地區新增1051人參與北向通,銀行辦理北向通資金跨境匯劃業務454筆,跨境匯劃金額0.18億元;內地新增23237人參與南向通,銀行辦理南向通資金跨境匯劃業務20120筆,跨境匯劃金額130.88億元。
截至2024年3月末,粵港澳大灣區參與“跨境理財通”個人投資者9.77萬人,包括港澳投資者4.74萬人,內地投資者5.03萬人,涉及相關資金跨境匯劃6.98萬筆,金額283.89億元。
從內地與港澳業務情況來看,3月份,內地與香港間往來的“跨境理財通”業務筆數18518筆,跨境匯劃金額121.93億元,占匯劃總額的93.03%;內地與澳門間往來的“跨境理財通”業務筆數2056筆,金額9.13億元,占匯劃總額的6.97%。
截至2024年3月末,內地與香港間往來的“跨境理財通”業務筆數5.88萬筆,跨境匯劃額268.57億元,占匯劃總額的94.60%;內地與澳門間往來的“跨境理財通”業務筆數1.10萬筆,跨境匯劃額15.32億元,占匯劃總額的5.40%。
從大灣區內地業務來看,當月,廣東轄區(含廣州、東莞、佛山、珠海、江門、中山、惠州、肇慶,下同)與港澳間往來“跨境理財通”業務匯劃金額65.99億元,占跨境匯劃總額的50.35%,其中北向通業務占比0.12%,南向通業務占比99.88%。深圳與港澳間往來“跨境理財通”業務匯劃金額65.06億元,占跨境匯劃總額的49.65%,其中北向通業務占比0.15%,南向通業務占比99.85%。
在大灣區內地九市中,深圳、廣州、珠海、佛山四市是“跨境理財通”業務的主力,截至2024年3月末,上述四市“跨境理財通”業務匯劃金額占比為83.84%。
“南向通”投資大多流向存款類資產
新版“跨境理財通”推出后,市場反應熱烈,開戶情況火爆,尤其是南向高收益存款產品備受關注。多家試點銀行推出了開戶優惠活動,如美元定存優惠年化利率高達10%、人民幣定存優惠年利率達到6%等。
盡管優惠活動僅限于期限較短的存款產品(如3個月),但其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高利率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
數據顯示,在投資持倉產品方面,截至2024年3月末,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購買投資產品市值余額為164.41億元。
其中,北向通項下,港澳個人投資者持有境內投資產品市值余額為2.01億元,包含理財產品1.22億元、基金產品0.79億元;南向通項下,內地個人投資者持有港澳投資產品市值余額為162.4億元,包含投資基金2.24億元、債券0.25億元、存款159.91億元。
陳慶耀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也表示,根據過去一年的觀察發現,客戶中“南向通”投資大多流向存款類資產,“北向通”投資則傾向選擇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等產品,分散投資本地市場的風險。
“在當前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人們的風險防范意識有所增強。越來越多高凈值客戶重新審視資產的安全性,理財態度和過去相比變得更偏穩健,希望通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陳慶耀說。
“我們也留意到在市場波動及低息環境下,內地客戶開始對高息定存或固定收益的金融產品有一定的需求。”上述星展銀行負責人說,新版“跨境理財通”推出后,大灣區內投資者的跨境理財需求得到了進一步釋放,星展銀行香港的開戶人數和投資規模都有顯著增長。
不過,陳慶耀同時表示,隨著美國今年進入降息周期以及更多產品在“跨境理財通2.0”實施后被納入銷售范圍,預期客戶的投資將更趨多元,更多地配置不同類型的產品以平衡風險與回報。
“北向通”潛力尚待進一步挖掘
另外,從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披露的數據可以發現,南向通的投資熱度要遠遠高于北向通。
對此,上述星展銀行負責人分析,息差及投資環境因素應是主要影響因素,因港元與美元掛鉤,過去一年,美國大幅加息及使美元走強令美元資產需求節節上升,國內客戶對全球配置需求增加。
星展銀行負責人建議,隨著“跨境理財通”的推進,可以進一步挖掘“北向通”的潛力,包括提升政策宣傳和推廣、再進一步拓寬“北向通”投資理財產品的范疇,以及進一步簡化跨境投資和資金流動的流程,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資金。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機構表示希望能夠拿到“跨境理財通”的“入場券”。瑞銀基金銷售(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何秀鴻對第一財經表示,雖然目前該機構還不能直接參與“跨境理財通“,但已經在與有資格且有興趣參與此項目的公司探討潛在合作。
“一些本土的金融機構缺少海外的經驗以及如何去服務不同市場客戶的經驗,我們可以分享瑞銀的財富管理經驗。我們希望能夠暫時通過這樣的方式加入到‘跨境理財通’的計劃當中。”何秀鴻說。
此外,何秀鴻也建議,在“跨境理財通”中,可以對不同風險類別的資產設立不同的額度。例如,風險較低的資產類別(如債券基金)可以適度加大投資額度,一方面可以加強風險控制,另一方面也可促進交易量。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