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普惠金融”受到國家高度重視和政策鼓勵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十分必要,且意義重大。2023年度,工行南充分行積極調整發展思路,主動作為、勇于創新,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推動普惠金融業務發展,改變傳統業務模式,打造數字普惠新形象,形成“線上業務主導,線下業務補充,信用貸款為主,豐富增信渠道,城鎮農村齊發展,個人法人共推進”的普惠發展新格局,普惠金融業務發展初見成效。截止2023年12月末,普惠貸款余額30.38億元,普惠客戶數較年初新增2689戶,貸款新增17.33億元,貸款增量居四行第1。2023年我行涉農貸款余額33.96億元,較年初凈增10.66億元,增幅45.72%;普惠涉農貸款余額10.88億元,較年初凈增4.99億元,增幅84.63%。
數字普惠助小微,金融“活水”精準灌
工行南充分行始終堅定不移地將發展普惠金融和推動鄉村振興作為政治任務和使命擔當,在服務經濟發展大局中,找準發力點,持續深化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普惠“精準、流暢”新模式,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該行將數據作為普惠業務的核心資源,針對行業融資需求特點,精準畫像、主動授信,利用企業納稅、專業技術名錄、政府采購服務、資金結算、商戶收單、農作物種植面積等數據,先后上線“經營快貸”“煙火貸”“稅務貸”“商戶貸”“政采貸”“結算貸”“專精特新貸”“e企快貸”“種植e貸”等產品,2023年累計投放數字普惠貸款33.55億元,為3045戶客戶提供精準直達的融資服務,以“長期循環授信、隨借隨還”作為產品服務優勢,提升線上提款、還款申請處理效率,靈活高效滿足小微企業“短、頻、小、急”融資需求,利用“工行普惠”專屬小程序的貸款申請、在線測額、線上股東會等功能,滿足小微客戶多樣化服務需求。在線下服務鋪好路,打造普惠金融旗艦店,以普惠金融為主題元素設計,構建“網點+普惠+個貸+政務”的全流程、一站式綜合服務,為小微客戶帶來科技感突出、功能齊全、富有溫度的線下服務體驗。同時落實“網點+普惠”戰略,全轄所有網點均能受理普惠業務,扎實提升了網點普惠服務能力,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小微企業發展中。
服務三農興鄉村,特色產業活力足
工行南充分行結合區域經濟發展情況及轄內客戶需求,不斷完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將普惠金融覆蓋到農村、城市區域和商戶、農戶客群,全力實現普而惠之的普惠目標。
該行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目標客戶,通過數字普惠產品支持“一縣一業”“十二大特色農業產業”等產業發展。利用省分行下放特色場景審批權限支持南充市轄各縣區特色產業,運用產業經營數據,創新“種植e貸”專屬特色場景,全年累計為159戶種植龍頭企業、新型農業主體及種植戶授信7251萬元,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動力”。
內外平臺強聯動,數字普惠再突破
工行南充分行以開放、合作、共贏為宗旨,加大擔保合作力度,通過系統對接提升流程效率,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信貸支持力度,共同構建支持小微企業的生態體系。
該行充分利用優勢產品及相關展期續貸政策切實為小微企業紓困解難,不斷強化業務需求整合,促進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持續拓展普惠金融服務廣度與深度。同時強化個體工商戶、新市民尤其是農戶客群服務,積極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不斷加速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動普惠網點下沉和農村金融服務點建設。
數字普惠“惠”萬千,金融活水“潤”萬家。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優化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產品服務,全力支持小微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有效實施,提升民生領域金融服務質量的要求。下一步,工行南充分行堅定服務國家戰略,持續深耕地方經濟發展,圍繞數字普惠金融,探索發展新思路,以先行先試的擔當、能為善為的勇氣、立說立行的作風扎實做好普惠金融篇章,努力為增進民生福祉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