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咸新區多個新能源項目有了新變化:
新址搬遷發展壯大
近日,位于灃東自貿服貿產業園的西咸新區灃慧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喬遷“新居”。新址面積是原來的近三倍,不但能滿足公司團隊壯大后的辦公需求,還增加了50多平米的展廳,更好地展示企業形象。
灃慧新能源由西安灃東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陜西西咸新區灃西新城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出資組建,是灃東新城首批以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清潔技術進行區域供熱的企業,主要從事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熱力生產和供應、供冷、新能源設施建設等服務。
目前,灃慧新能源已在灃東新城推廣應用清潔供熱面積超200萬平方米。這些項目建成投運后,一個采暖季可替代標煤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約272噸、碳氧化物排放約500噸、粉塵排放約310噸。
2015年,西咸新區就開始積極探索清潔供熱模式。經過多年迭代,中深層地熱能清潔供熱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廣面積也從在灃西試點時的5.6萬平方米到目前的2700余萬平方米。灃西能源公司逐漸走出陜西與其他省市地區開展合作,為全國各地提供了可復制的清潔供熱發展模式。
6億估值實力變強
秦創原總窗口企業氫易能源已經獲得了來自紅杉中國、重塑集團、國中資本等機構的數億元投資,公司估值達到6億元。
氫易能源是一家科技成果轉化企業,于2021年12月落戶灃東新城。“今年6月前后,新工廠就能投產。到時候,公司將具備年產2000噸有機氫載體及配套催化劑生產能力,為有機液態儲氫技術(LOHC)市場化應用奠定基礎。”公司董事長王斌說。
受益于秦創原的系列優惠政策,氫易能源僅用兩年時間,就從成立之初數十平方米的小辦公室,發展為擁有近5000平方米的集產品研發、測試平臺與辦公為一體的企業總部和占地34畝的秦創原總窗口咸陽協同創新基地生產工廠。
伴隨著氫易能源這匹“黑馬”一路狂奔的,還有新區氫能產業的捷報頻傳:盛世盈創氫能科技(陜西)有限公司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入選陜西省2023年度擬支持重點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揭榜掛帥”項目;秦創原·氫能重點項目暨共性測試平臺正式投用;全省首條全自動化氫燃料電池電堆生產線、全省首條氫燃料電池系統裝配線同期投產;秦創原·氫合灣兩鏈融合孵化器獲批市級科技企業孵化載體……目前,西咸新區已落地氫能企業50家,全產業鏈發展雛形初顯。
鏈主帶動企業增多
近日,隆基綠能光伏產業園配套基地(一期)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在涇河新城開工。項目總投資2200萬元,建設面積3.45萬平方米,總裝機容量約5.5兆瓦,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模式,預計2024年6月底并網發電。建成后在運行期25年內年平均發電量約551.7萬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66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357.97噸、二氧化硫排放31.67噸、氮氧化物排放47.55噸。
這是繼2023年12月27日西北最大建筑光伏一體化項目——隆基綠能光伏產業園光伏發電項目并網后,涇河新城新能源產業又一個開工的重大光伏項目。
為推動光伏產業“多鏈協同”發展,西咸新區精密繪制了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全景圖,梳理產業鏈“鏈主”企業清單、主要配套企業清單、“卡脖子”關鍵產品技術攻關清單等13張清單,以“鏈長制”撬動新能源光伏產業建圈強鏈,打通產業鏈堵點、連接產業鏈斷點。
“2023年,隆基在涇河的產值超200億元。”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主任路宏偉介紹,作為新區發展光伏產業的“主戰場”,隨著金科技、中瀚海和、拉普拉斯、帝爾激光、博圖機電、大連星北等一批上下游企業落地,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的產業鏈圖譜正在不斷完善。
西咸新區緊抓秦創原總窗口建設機遇,布局建設“3+7+N”主導產業,建設光伏、氫能、智能網聯汽車主導產業鏈,以光伏、氫能、地熱能等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在新區持續加速發展,加快形成現代產業體系,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
來源:西咸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