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日拍攝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一角。張雅云攝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和新發展格局的加速構建,全球范圍內“向海而興”的開放格局正加速向沿邊、沿江、內陸地區縱深拓展。陜西地處內陸,面臨新的戰略環境、戰略任務、戰略要求,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
近日,聚焦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建設現場、陜西跨境電商國際快件產業園、全省首個RCEP企業服務中心,與創業者及專家學者深入交流,挖掘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利用各項政策優勢,全力推動要素流動型開放和制度型開放,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有力實踐。
澳大利亞的車厘子、泰國的榴蓮、加拿大的龍蝦……超市里,進口商品琳瑯滿目,貿易便利度直接體現在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中。
2023年,空港新城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為21.31億元,同比增長6.73%;單量為1392.7萬單,同比增長6.11%;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模式體量位列全省第一。
不靠海、不沿邊,對外開放靠藍天。提升空港與陸港的樞紐能力是陜西補齊“開放不足”短板的必要路徑。
作為陜西的“空中門戶”,空港新城致力于以“絲路門戶輻射全球”,依托樞紐機場和航空口岸優勢,以空中大通道建設為基礎,以開放功能打造為支撐,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速貿易、產業、人文全方位合作交流。
暢通國際貿易物流“大通道”,建強經濟循環“大樞紐”,空港新城正加速釋放“空中絲綢之路”發展潛能,進入“開放優勢”向“發展勝勢”轉換裂變關鍵期。
建強樞紐
聯通世界大通道
1月15日,雪花紛飛,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場擴建工程現場一派火熱的建設場景。
“今年是工程建設的關鍵之年。我們將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工程建設,確保東航站樓和綜合交通中心工程11月具備投運條件,整體工程預計2026年底全面竣工。”西部機場集團副總經理林賓介紹,屆時,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有2個航站區、4條跑道、4座航站樓,建成集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可滿足年旅客1.2億人次、200萬噸航空貨運量需求。
近年來,我省積極探索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構建輻射廣、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航空樞紐和貿易物流大通道。
2012年至今,空港新城全貨運航線由原來的不到10條增長到45條;航空貨運量從17萬噸增長到近40萬噸;2023年,國際快件年通關量1.24萬噸、719萬票,全國排名第五……
目前,空港新城累計開通客貨運航線380余條,其中,國際航線104條,通達全球37個國家、76個樞紐城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中亞“五國六城”通航全覆蓋。
空中航線不斷織密,地上多式聯運無縫銜接。
2023年6月9日,4輛標有TIR(《國際公路運輸公約》)標示牌的卡車,載著價值約百萬美元的機械設備及跨境電商產品,在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發車,直抵哈薩克斯坦多斯托克。15天后,車隊帶回中亞地區的酒水及生鮮食品。
“我省首條TIR國際跨境公路貨運線路的開通,為西咸新區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補上陸空多式聯運短板,將進一步促進我省與中亞國家的多邊經貿合作,推進陜西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陜西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陶紹卿說。
持續提升的西安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四通八達的絲路航線網,成為陜西“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橋梁。
產業協同
構建經濟新格局
“西安國際航材供應鏈管理中心發揮了數據平臺的集成化服務功能,讓企業像在超市采購一樣便利。通過數據共享,我們跟海關與上下游客戶都能無縫對接、協同協作,讓訂單交貨周期大幅下降,幫助企業減少了資金占用,有效推動航空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1月17日,在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西安國際航材供應鏈管理中心負責人汪濤說。
成立3年多來,西安國際航材供應鏈管理中心已完成國際航材進出口貿易額6.5億元,服務客戶包括法國賽峰和霍尼韋爾、中國船舶等龍頭企業,為西北乃至全國的飛機制造以及國產商用飛機的高效運維提供了有力保障。
航空運輸已成為帶動陜西區域經濟發展,有效串聯全國、全球經濟帶,實現產業和社會供應鏈之間高效融合的重要通道。
截至目前,空港新城經營主體增長至7.3萬家,已形成了臨空經濟全產業鏈,臨空經濟規模突破400億元。
中國—中亞峰會的召開,為企業打開了發展新天地。
2023年5月23日,一批產自烏茲別克斯坦的車厘子搭乘圓通航空波音B757-200型飛機運抵陜西口岸。這是我省通過空港新城水果指定監管場地進口的首批中亞水果。
陜西鼎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阮籍表示,進口過程高效、快捷,體驗很好。“龍年春節臨近,公司正積極備貨,豐富消費市場供給,實現跨越式發展。”阮籍說。
除了通過樞紐建設與航線開拓持續延伸貿易通道的廣度外,空港新城還通過制度創新釋放“臨空+自貿+保稅+口岸+跨境+航權”6大疊加功能優勢,不斷做細做實貿易服務的深度,助力企業提升國際貿易便利化水平,在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發揮更大作用。
如今,空港新城進出口貿易貨值占全省總貿易額的70%以上,已經成為西安乃至陜西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擴大開放
“飛”出發展新天地
1月15日,看著最后一箱水果穩穩放進飛機貨艙,郭文強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做了十幾年水果外貿生意的郭文強,去年9月,終于有了自己的企業——陜西山虎騰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以前找外貿公司代辦,現在通過RCEP企業服務中心,線上就能辦理,一天就能拿到證件。一年下來,能節省手續費十幾萬元。”郭文強說。
他提到的陜西自貿試驗區RCEP企業服務中心,于去年5月31日在空港新城正式啟用。
作為陜西積極對接RCEP經貿規則和標準的重要平臺,該中心在設立之初便被賦予了“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與RCEP的疊加優勢,助力陜西破解‘開放不足’,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重任。
“RCEP協定的生效實施是陜西省對外貿易的新機遇。”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馮宗憲說,RCEP成員國對于機電產品、農副產品、紡織制品等產品的需求將為陜西帶來新的發展增量。
“半年來,該中心累計為企業節稅約30萬美元。”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發展經濟部副部長、自貿辦副主任常少卿說,“我們將進一步豐富中心職能,建成以促進外貿企業經貿合作、項目引進、境外投資、市場拓展、產業協作為主要內容的外向型國際化服務載體。”
作為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基地、前沿陣地,陜西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使命在肩、責無旁貸、機遇空前。
“到2027年,初步形成聯系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重要通道。到2035年,空中絲綢之路(西安)新起點全面建成,成為向西開放的國際航空運輸通道……”2023年11月17日,空港新城發布《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建設方案(2023—2035)》,明確“空中絲綢之路”建設目標以及21項具體任務。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入第二個10年,空港新城正全面發力,努力打造全球產業轉移布局、資本人才匯集、要素流動匯聚的最佳承載地和‘引力場’。這21項具體任務,將有效加大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建設力度,在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中強動力、增活力,不斷打開發展新天地,推動陜西對內對外開放工作再上新臺階。”空港新城黨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胡新建說。
鏈接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380多條客貨運航線。其中,全貨運航線45條,通達37個國家、76個城市,率先實現中亞“五國六城”通航全覆蓋。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航企聚集區、功能最全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初步形成以東航、南航等14家航司區域總部為支撐的航空樞紐保障業集群,以東航賽峰起落架維修基地為代表的臨空先進制造業集群及以西安臨空會展中心為承載的臨空高端服務業集群,臨空經濟規模突破400億元。2023年,空港新城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為21.31億元,同比增長6.73%;單量為1392.7萬單,同比增長6.11%;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模式體量位列全省第一。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