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理財業績怎可“涂脂抹粉”

2024-01-02 15:55:02

7日年化收益率、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業績比較基準……如果讓你用這些概念判斷理財產品的過往業績,你是否有些摸不著頭腦?為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發布《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行為準則》,明確提出過往業績的展示應遵循穩定性和內在邏輯一致性的基本原則,不得隨意變更展示規則。

理財產品的過往業績是投資者作出決策的重要參考。在“保本保息”時期,投資者的決策依據相對簡單,看哪個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高,再結合產品期限、購買門檻等因素,選擇最劃算的產品。但當理財產品回歸資產管理本源、不再保本保息,“預期收益率”已不復存在,目前各家金融機構展示的收益率數據,實際上是該產品的過往業績。過往業績雖不代表未來表現,但可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正因為不少投資者會根據過往業績的高低來選擇產品,五花八門的展示方法也就出現了,其核心目的是,通過變換展示規則,把更亮眼的數據挑出來以吸引更多投資者。例如,某理財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1.0%,近6個月年化收益率0.86%,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5.75%,理財公司自然傾向于展示后者,正所謂“報喜不報憂”。遇到這種情況,具備專業知識的投資者通常會查看多維數據,但非專業投資者更傾向于“拍腦袋”決策——“這個收益高,就買它了”。

如果各個產品都變著法兒地展示最優結果,在信息不透明的狀態下,投資者的誤會、糾紛就難以避免。目前,仍有投資者把“過往業績”視作“預期收益”。他們會認為,理財公司挑出來展示的最好結果就是自己終將獲得的實際收益。這時,一旦產品出現較大波動甚至跌破凈值,極易引發投資者恐慌。

“涂脂抹粉”不如“素面朝天”。規范過往業績展示,就是要引導理財公司少做表面功夫、多做實在工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當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理財公司只能靠投資研究能力吸引、留住投資者。投資者之所以愿意把錢交給理財公司打理,是因為后者應該也必須更加專業。因此,理財公司要抓緊時間修煉內功,改革決策機制、激勵機制、風險管理,根據市場和客戶變化,及時調整、優化資產配置策略和投資策略,真正做到靠能力立足,而非靠“掩耳盜鈴”取勝。

投資者也要明確一個理念、觀察幾段時間、把握幾個原則,擦亮雙眼、多問幾個為什么,切實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首先,明確一個理念。理財產品的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不等于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其次,觀察幾段時間。根據日前發布的《理財產品過往業績展示行為準則》,金融機構在選擇過往業績展示區間時,應注明區間起始時間和截止時間,除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任意過往業績展示區間均不得低于1個月。最后,把握幾個原則。長期業績比短期業績更重要,長跑冠軍未必在第一圈就領先。業績的穩定性也較為重要。相較于忽高忽低的業績起伏,細水長流的業績表現雖不搶眼,但勝在持久。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劉明月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