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金融是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基礎支撐。在數字經濟時代,數字金融將成為鋪就金融強國之路的重要基石。做好數字金融這篇大文章,需要借力數字技術革命,推動金融與數字技術的有機融合,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強化系統性風險防控,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金融服務需求。
信銀理財始終秉持“科技賦能業務”的理念,充分保證科技投入,深入挖掘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全面推動公司數字化轉型,在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發展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強化金融科技布局 賦能業務全流程
金融科技在銀行理財公司的業務發展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信銀理財在成立之初,就將金融科技布局融入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對科技系統進行細致配置和詳盡布局,明確將數字化納入公司“三化三高”戰略定位,堅持數字化轉型,以科技賦能業務全流程,拓展業務邊界往金融科技企業轉型。
三年來,信銀理財不斷壯大科技力量,組建職能齊全的專業團隊,逐步建設集資產管理、理財銷售、集中交易、實時風控、反洗錢、投資組合、監管報送、信息披露等在內的多套系統,有效支撐公司在資產投資、產品發行、資金募集和經營管理的業務需要,確保投資流程風險可控、合規有序。尤其是在數據治理方面,信銀理財根據監管和業務需要持續完善數據治理體系和技術平臺,實現監管報送自動化直連,并多次在理財登記中心綜合數據質量評分中位居前列。
數業技融合發展 推動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是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業務模式創新的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業務部門與技術部門深度融合,才能做到敏捷自驅,然而業務與技術“兩張皮”卻是當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難題之一。
信銀理財結合領先的方法和自身的特點,深入探索數業技融合,全面打造“數智理財”技術賦能體系,推動信息數字化、場景數字化、業務數字化,布局數字化服務手段,鍛造差異化的科技競爭優勢。
一方面,采用標準化的工具和模型語言開展業務架構設計和業務建模,從流程模型、數據模型、產品模型和體驗模型四個層面對業務進行精準描述,實現業務設計過程數字化管理。同時,探索采用可視化工具的新技術,將架構規劃、業務建模、應用建模和代碼生成納入統一的平臺工具,實現端到端全面可視化。
另一方面,首創融合業務與技術共同的模型語言和可視化建模開發工具的軟件工程方法,成功投產多個應用系統,極大提升企業架構及建模工程的實施效率和成果價值。例如,新建家族信托投顧服務系統,在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下,從源頭開始業務建模,對家托業務價值創造的全流程進行分析,自上而下、由外向內進行業務梳理,優化重構內部、母行及外部合作伙伴之間的業務流程,擴展業務的想象空間,促進業務不斷提質增效,實現迭代式發展。
下一步,信銀理財將持續加大在產品設計管理、智能投研投顧、渠道維護拓展、風控合規等方面的科技投入,通過一批試點科技項目的實施,總結經驗,探索采用數業技融合的創新模式,逐步向所有業務條線拓展,以數字化轉型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全方位協同發展 打造科技生態圈
在數字經濟時代,銀行理財公司唯有加快業務數字化轉型步伐,重構業務流程,提升業務質效,拓展業務邊界,建設以客戶為中心的開放式生態體系,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在科技層面,信銀理財持續與中信集團金融子公司深化融融協作,擴大債券投資、委外項目、事務管理類業務、產品設計與交叉銷售等領域合作,實現集團實業全鏈條產融深度融合,聯合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綜合服務;同時,重視科技人才培養,致力于技術輸出,積極參與金融科技生態系統建設和金融科技服務標準制定,打造內外部共贏的科技生態圈。
當前,全球資管行業對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已達成共識,信銀理財堅持“金融為本,科技為器”,將戰略合作關系發掘、新技術研究、技術應用轉化等提升至公司戰略性高度,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數據化服務意識,推動數業技深度融合,實現數智化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的遠景目標,在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發展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來源:經濟觀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