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點帶面 以面帶全
業內人士認為,數字人民幣成功在大宗商品貿易領域完成結算,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同時也給世界金融體系改革帶來新的選擇和方向。
近期,數字人民幣在大宗貿易領域完成多個“首單”。行業人士希望“首單”效應能點燃行業,推動數字人民幣在萬億級大宗商品市場的應用落地,助力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12月19日,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與上海黃金交易所(下稱“上金所”)緊密合作,完成貴金屬交易數字人民幣跨境結算1億元,實現在金融要素市場領域跨境數字人民幣支付“首單”。據了解,該筆業務是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聯動中國銀行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中銀香港共同完成,是將境外收到的資金成功以數字人民幣支付的方式轉入上金所國際板自貿人民幣賬戶。
在此之前,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還成功通過數字人民幣為寶武集團支付進口鐵礦石費用,實現在大宗商品領域跨境數字人民幣支付“首單”。據中銀香港12月13日介紹,寶武集團的業務是與母行中國銀行聯動完成的。中銀香港先通過企業網上銀行為寶運企業有限公司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支持其采用數字人民幣作為交易方式。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再通過中國銀行用數字人民幣方式向寶運企業有限公司支付進口鐵礦石費用,實現首次大宗商品交易全流程采用數字人民幣跨境清算,累計交易金額近2400萬元。
該筆鐵礦石業務也為探索內地和香港采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完成探路。據了解,1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在香港金融科技周“香港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應用與展望”論壇上表示,隨著內地與香港數字人民幣雙邊合作項目的推進,在不斷拓寬個人應用的場景受理范圍、提升個人用戶體驗的基礎上,可以嘗試推動數字人民幣在兩地間的試點應用。他進一步表示,可在雙邊合作框架下,研究數字人民幣在油氣等大宗商品貿易和服務貿易下的跨境支付應用。中銀香港副總裁邢桂偉也表示,本次成功完成試驗交易,為內地與香港企業客戶間的數字人民幣常態化往來支付奠定了基礎,助力數字人民幣生態圈建設,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隨著數字人民幣在C端應用場景的成功落地,今年以來其在大宗貿易領域的應用被視為重點。10月27日,我國完成首單國際原油跨境數字人民幣結算,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在交通銀行開立的數字錢包,首次采用數字人民幣結算了10月19日在交易中心平臺采購的一船原油。6月26日,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上線大宗商品現貨數字人民幣清算業務。
從上述消息可以看出,數字人民幣在大宗貿易領域的“首單”皆出自上海,這自然和上海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離不開關系。與此同時,政策層面也在鼓勵上海推進數字人民幣在貿易領域的應用。
12月7日,國務院官網發布的《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指出,有序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探索數字人民幣在貿易領域的應用場景。除了國家層面,上海也發布了支持政策,上海商務區管委會近期正式印發《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關于全力推進“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的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提出,在推進開放舉措先行先試方面,商務區要率先與“絲路電商”伙伴國試點國際高標準電子商務規則,持續深化數字人民幣數字貿易創新孵化基地建設。
“數字人民幣成功在大宗商品貿易領域完成結算,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同時也給世界金融體系改革帶來新的選擇和方向。”多位行業人士表示,希望上海能發揮“首單”效應,將數字人民幣落地更多貿易場景,尤其是跨境結算業務中,以點帶面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廣泛發展。
(來源:期貨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