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年末,銀行理財動作頻頻。
日前,多家銀行理財公司宣布對旗下部分產品實行階段性費率優惠,涉及管理費、銷售服務費等,產品類型包括現金管理類產品、定開型產品等,調降后部分產品的管理費率甚至不足0.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部分公司還將管理費與投資收益掛鉤,提出“不賺錢不收管理費”的“0費率”舉措。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公司調降產品費率更多是表明陪伴投資者的一種姿態,有助于穩定存量客戶和吸引新客戶。但目前理財產品費率處于較低水平,不太可能對所有產品調降。
涉及管理費、銷售服務費
12月8日,興銀理財發布多款關于理財產品實施階段性費率優惠的公告,主要涉及定開類產品,產品期限從14天至14個月不等。
調降后,上述產品的投資管理費率均在0.1%以內。例如,2023年12月13日起至2025年2月11日,興銀理財興承恒享眾盈十四月定期開放4號固收類理財產品管理費率從0.40%降至0.07%。2023年12月12日至2024年1月11日,興銀理財穩添利雙周盈(14天最短持有)1號日開固收類理財產品管理費率從0.15%降至0.05%。
其他多家理財公司也對旗下產品采取了降費措施。例如,南銀理財從12月1日起,對旗下7款產品固定管理費和銷售費進行調降,調降后固定管理費率為0.08%至0.30%不等。
信銀理財宣布,從12月12日起,對日盈象天天利64號現金管理型理財產品M/X類份額、新增的H/N類份額銷售服務費率給予階段性優惠,從0.3%降至0.15%。
華夏理財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8號A類的管理費率和銷售服務費率也均從12月7日起調降至0.05%。
大規模調降可能性不大
對于銀行理財產品降費,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更多是機構針對新產品或特色產品的營銷方法,以贏得投資者關注,也是一種讓利于投資者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銀行理財費率優惠動作頻頻,且頗具創新性。今年5月,招銀理財發行的一款權益類理財產品提出,當產品累計凈值低于1元時,將暫停收取固定投資管理費,直至產品累計凈值高于1元后恢復收取。興銀理財近日發行的紅利策略產品也采取類似的費率模式。
冠苕咨詢創始人、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稱,將產品費率和產品表現掛鉤,是理財公司非常有益的嘗試,也體現出與投資者一路相伴的理念。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動作較大。對于銀行理財產品費率,有理財公司高管表示,整個理財行業的費率幾乎處于資管行業中最低水平,不太可能對所有的理財產品實行費率調降,更可能從個人養老金產品、養老理財產品等特色型產品入手。
(來源: 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