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世界警察”的稱號,的確“名不虛傳”。美國《華爾街日報》4日爆料稱,該國多年來在眾多發展中國家安插“影子警察”,施加其全球影響力。這些“影子警察”根據美國同有關國家當局簽署的合作備忘錄開展執法活動,美方對執法有強大的影響力,情報通常來自美方,有關執法行動甚至不跟當地警方通氣,理由是擔心走漏風聲。
滲透各國上百個執法部門
在秘魯、菲律賓、烏干達和尼日利亞等國家,由于美國認為當地警察機構腐敗問題嚴重,辦事效率低下,美國政府會通過大使館選派警員進入當地執法部門,多數時候這些警員需要優先執行符合美國利益的任務。
美國國務院國際禁毒執法局數據顯示,包括美國聯邦調查局、美國國土安全部和美國國務院下屬外交安全局等在內的若干美國政府機構在全球105個各地執法部門中遴選當地警員加入美方主導的合作警隊。不過,由于多個美國政府部門紛紛自行遴選海外警務部門合作對象,美國國務院方面并不掌握美國海外“影子警察”的確切數字,也不了解美國政府為支持上述“影子警察”運作具體投入了多少資金。
《華爾街日報》通過走訪了解到美國在非洲東部國家肯尼亞搞“影子警察”的一些具體情況。一位名叫威廉姆斯的美國國務院外交安全局高級特工稱,他在美國駐肯尼亞使館領導一支總數5人的肯尼亞警隊,該警隊的活動基本由美方控制,肯尼亞警員必須先通過測謊儀檢測才能加入該警隊。這支警隊被視為精英團隊,警員收入能達到普通肯尼亞警員的兩倍。
《華爾街日報》稱,這些“影子警察”在美方指導和情報支持下開展執法行動,除了打擊野生動物走私或非法人口販運外,還要負責“保護當地的美國公民”。
當地警員經常被美方“領導”
在肯尼亞,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土安全部、緝毒局以及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各自擁有來自肯尼亞刑事調查局的、經過層層篩查的偵探,這些部門追查的案件范圍從海洛因走私到護照和簽證偽造,再到人口販運和虐待美國公民的犯罪行為。雖然美國駐肯尼亞大使館的美國特工在該國沒有逮捕權,但當地警方會配合他們實施逮捕行動。
盡管肯尼亞官員強調,這些部門的警員只接受肯尼亞警方相關負責人的差遣,但在實際操作中,肯尼亞警員經常受到當地美國使館官員的“領導”。
美國駐肯尼亞大使館發言人聲稱,安插了“影子警察”的單位往往比未安插的單位表現得更好,其逮捕、起訴和定罪效率也更高。
美國政府在海外組建“影子警察”隊伍甚至大搞各種執法行動,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和批評。《華爾街日報》承認,外界對美方出資組建的“影子警察”隊伍所知甚少,“影子警察”的活動缺乏公眾監督。
同樣以肯尼亞為例,美國駐肯尼亞使館發言人就承認,即便通過了美方甄別,一些“影子警察”還是被發現有腐敗問題。一名肯尼亞律師直言,加入美方“影子警察”隊伍的肯尼亞警員缺乏獨立性,基本按照外國指令辦事,這種情況是錯誤的。
“世界警察”早無公信力
據報道,美國政府這種做法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的拉美國家。當時美國緝毒局因不滿當地警方打擊販毒團伙的力度,就自行甄別可信的當地警員,并與這些警員另外開展合作,上述合作在當時美國政府的強大外交壓力之下得以實施。而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假借禁毒之名,實則是為深度控制拉美諸國。因為若想得到美國的“幫助”,當地政府必須要和美國合作。在這一情況下,美國政府便可達成“控毒”和“控國”的雙重目標。
如今,美國政府出資在發展中國家建立“影子警察”隊伍已成為一種“全球慣例”。美國國務院稱,今年5月美國駐圭亞那大使館幫助當地警方追蹤并逮捕了一名因性侵兒童而在美國被通緝的男子。此前,哥倫比亞和美國當局也曾表示,哥倫比亞的“影子警察”搗毀了該國的一個造假團伙,該團伙向非法移民提供獲得美國簽證所需的假文件。
事實上,美國海外勢力擴張、強行主導執法的行為在近年來引發了國內外的強烈不滿,其中原因之一是,“9·11”恐襲事件后,美國政府為掩蓋其霸權主義本質,而使用的“維護國家安全”的借口不再具有信服力。
有美國學者提出,幾十年來該國政府內部散布關于“外國威脅”的恐懼,實際上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如不合格的教育和醫療保健系統、破舊的基礎設施、社會不平等和槍支暴力等問題。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