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不卡一区_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_99热精品在线

渭南市:“十大模式”賦能 產業引領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05-25 15:57:55

本網報道(記者 宋菲菲)5月25日,在中共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新聞發布會,渭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宏義談到,近年來,渭南市堅持把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統籌推進糧食安全、特色產業和農村改革各項工作,緊扣渭南特色主導產業優勢,制定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十四條措施,探索形成集體經濟發展的“十大模式”,走出了一條機制健全、管理規范、模式新穎、參與廣泛的產業引領集體經濟發展之路。

2023052506505844-2048x1504

一是供銷合作模式。對于主導產業明晰的村,加強與供銷等經營性機構合作,通過聯建、共建市場主體,解決農資集中采購和農產品銷售問題,增加集體收入。二是產業帶動模式。對于靠廠、近城、農業產業集中的村,通過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搭建電商平臺,興辦交易市場,延長產業鏈條,增加集體收入。三是“筑巢引鳳”模式。對于交通便利、具有區位優勢的村,通過新建標準廠房、倉儲中心、專業市場等,采取招商引資、出租租賃等方式,增加集體收入。四是資源喚醒模式。對于有閑置存量資源的村,通過承包、轉租、投資、入股等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增加集體收入。五是要素入股模式。對于集體資產、資金、土地、技術等要素相對集中的村,引導村集體參與入股經營,增加集體收入。六是服務創收模式。對于鄉土人才和留守人員集中的村,通過成立專業綜合服務機構,開展家政、物業、托養、勞務信息、設施維護、技能培訓等有償服務,作為農村社會公益事業和公共服務的有效補充,增加集體收入。七是文化旅游模式。對于有山水自然條件、歷史人文資源、農特產品優勢的村,通過打造特色村落,開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田園康養、商業演出、農家樂等項目,增加集體收入。八是村村聯建模式。對于村情相近、資源相連、產業相同的村,通過成立聯合黨組織等方式,推動強強聯合、以強帶弱、抱團發展,增加集體收入。九是異地置業模式。對于沒有收入來源、區位偏僻、發展滯后的村,挖掘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增值潛力,通過治理復墾取得的建設用地指標,采取企業合作、政府幫扶等形式,在中心鎮、工業園區、商貿園區等區位優勢明顯的地方,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購建商鋪、店鋪等經營性資產,增加集體收入。十是項目承接模式。對于有一定專業能力和基本條件的村,通過承接農業農村、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項目,依法依規開展項目建設,增加集體收入。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渭南全市共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2004個,其中鎮級33個、村級1962個、組級9個。去年全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總額2.25億元,同比增長42.4%,其中,474個村實現經營收益分紅,分紅總額達3629萬元,惠及成員10.8654萬人。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