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持續向烏克蘭輸送武器,不斷“拱火澆油”,進一步激化俄烏沖突。然而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致力于勸和促談,以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
本月15日,美國國防部稱,美軍31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已經運抵位于德國的格雷芬韋爾美軍基地,烏軍士兵將在該基地接受相關培訓。英國政府同一天稱,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飛行員培訓等軍事支持。
14日,法國政府表示,未來幾周準備向烏克蘭提供數十輛裝甲車和輕型坦克,并為烏軍方人員提供訓練。
13日,德國國防部稱將向烏克蘭提供價值27億歐元的武器裝備。據德國媒體稱,這是烏克蘭危機以來德國提供的最大規模軍事支持。
11日,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稱,英國正向烏克蘭提供“風暴之影”遠程巡航導彈。此前,英國國防部國務大臣詹姆斯·希佩說,英國已向烏克蘭移交包括貧鈾穿甲彈在內的數千枚“挑戰者2”主戰坦克炮彈。
美西方持續對烏輸送軍事裝備,不斷火上澆油的做法引發國際輿論譴責。
全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喬治·紹穆埃利:美國的目的就是要延長這場沖突,無論什么情況,美國都會不斷拱火。
津巴布韋議員 蘇帕·曼迪萬茲拉:是誰一直在前線武裝烏克蘭人?是誰一直在提供軍事設施、武器裝備給烏克蘭人,試圖延續沖突狀態?世界應該抓住和平的機會,相反,你可以看到美國和北約國家的做法,他們完全不在乎和平。
然而,就在西方國家想方設法拖延俄烏沖突時,包括中國在內,世界上涌現出了越來越多和平、理性的聲音,大多數國家都支持緩和緊張局勢,主張勸和促談,反對火上澆油。
在聯合國安理會近期舉行的烏克蘭人道問題公開會上,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表示,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大使已啟程赴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溝通。中方愿同國際社會一道,繼續為推動烏克蘭危機政治解決作出不懈努力。
巴西總統 盧拉:我不想取悅任何人,我只想找到一種方法,讓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坐到談判桌前。
土耳其外長 恰武什奧盧:我們再次強調,愿在符合國際法的基礎上,為盡早結束俄烏沖突提供支持,土耳其一直與俄烏雙方保持溝通。
有網友贊賞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始終站在和平一邊,致力于勸和促談的舉動。
“中國特別強調將致力于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和爭端,而不是通過戰爭和制裁。”
再加上此次非洲六國的“和平代表團”,有網友表示,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這至少是一個進步。至少普京和澤連斯基都同意接待。我祈禱它能起作用!”
“任務艱巨!這可是為和平結束這場沖突而采取的積極措施之一。干得漂亮。”
但也有網友擔憂,追求和平解決俄烏沖突的努力可能會受到美西方的阻撓。
“每個人都想要和平,除了美國和北約。”
“非洲為促成和平所做的努力值得贊揚。然而問題是,這場沖突的歐美支持者們會允許和平努力在不受干擾和不被破壞的情況下繼續嗎?”
“西方的偽君子們肯定會試圖破壞這一和平努力或制造一些麻煩,僅僅為了維護他們的霸權。”
“金磚國家是健康的,西方國家是迷失的、失敗的、困惑的,而且完全一團糟。”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