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好了,足不出戶就能增加收入!”渭南市白水縣雷牙鎮堯頭村的村民劉晶晶笑著對記者說。劉晶晶所說的收入,來自“庭院經濟”帶來的紅利,為了方便照顧孩子,2022年其丈夫梁林龍給她在自家庭院開了一家超市,去年年收入達3萬多元。
像劉晶晶這樣在自家庭院就能增加收入的村民不在少數。近年來,白水縣積極引導村民整合家庭院落、房前屋后閑置空地,鼓勵村民因地制宜、因戶而異發展“庭院經濟”。走進白水縣雷牙鎮堯頭村,錯落有致的家庭小院,房前花果香、屋后樹成行,豆腐作坊、民宿農家樂、便民服務點……家庭院落承擔多樣功能,演繹多彩角色。
“我們村是當地有名的豆腐村,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發展‘庭院經濟’有很大的優勢。”一大早,堯頭村村民梁小軍家的豆腐剛做好,循著香味買豆腐的人陸續前來購買時說。
梁小軍是白水豆腐非遺傳承人,做手工豆腐已有30余年,因做出來的豆腐味道純正、口感好,備受市場歡迎。隨著堯頭村旅游業的發展,2021年他將自己的豆腐作坊搬進新修的房子。“一天能銷售豆腐500斤、豆干200斤,一年大概能增收10萬多元。接下來我還準備把家里另一間閑置的房間利用起來,開特色農家餐館。”梁小軍笑呵呵地對記者說。
“‘庭院經濟’投入小、管護便捷,不僅可以給村民帶來經濟效益,還能美化居住環境,可謂一舉兩得。”堯頭村駐村第一書記黨亞茹告訴記者。美麗環境也是生產力,堯頭村將“庭院經濟”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引導村民更新觀念,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村民不但富了“口袋”,還提升了人居環境、庭院生活和鄉風文明。
“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我們也積極響應村委會的號召,做好自家的環境衛生,環境好了,生活才能越過越美。”堯頭村美麗庭院示范戶的主人公孫小芳談起現在的生活,臉上充滿了笑意。她說:“發展‘庭院經濟’時間比較靈活,我們利用農閑時間賣豆腐、豆漿、豆腐腦,村上還鼓勵我做包子,不僅提高了我家的收入水平,也增強了我對家鄉的歸屬感和榮譽感。”
據了解,堯頭村采取自營、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種方式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讓家園變花園、民房變客房、農區變景區。截至目前,堯頭村共發展豆腐作坊80余戶、農家樂7家、商店4家、便民服務點3家,民宿飲食商業街“堯頭印象”帶動20余名村民就業。每天前來休憩、聚餐的人絡繹不絕,真正把鄉村“小庭院”建成了致富增收的“后花園”。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讓更多的村民盤活房前屋后的閑置資源,讓‘美麗庭院’綻放‘美麗經濟’。”黨亞茹說。